约9600字。考点六 辨析和修改语病 考点六 辨析和修改语病.doc——王满仓老师讲义,口诀统领知识,很有自己的特点。
一、考点说明
这个考点是历年来高考语文试卷当中的必考内容,年年都不会轮空。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语言表达能力最基本的一个标志,就是说话和写作没有明显的语病,能够做到准确、通顺,而这一点是语文学习最起码应该达到的语言能力。《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都对此作了明确的说明。
二、命题规律与预测
这个考点设题大概有两类,包括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客观题型在一卷第四小题,主观题型则在试卷的第六大题。客观题型是四选一,或选出无语病的,或选出有语病的。有时候,会把“表意明确”分出来单独考察。主观题型往往和后面的几个考点(“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语言的简明、连贯和得体”以及“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结合起来出题,难度比客观题型要大得多。要说明的是,这个考点既在一卷设题(客观题),又在二卷的第六大题出,分值总共占18分所以要引起同学们的足够重视!这种设题规律估计明年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三、复习原则与方法
(一)复习原则
1、必须把语病的辨析和修改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上面说总分值达18分,其实把写作中“语言表达”一项所给分的25分加上,实际上要占43分。可见语病的辨析与修改在语文试卷中的含金量有多大!因此,除了系统复习语病的辨析与修改的知识技巧外,我们必须时时刻刻把语言表达与写作训练紧紧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辨析和修改语病”的能力。
2、必须把“语病的辨析和修改”与“正确使用词语”结合起来,特别是“虚词的使用”。为什么呢?因为很多语病本身就是用词不当造成的,特别是“虚词的使用”;不仅如此,这样复习还能够把考点知识融会贯通,真正达到系统化、网络化。
3、必须与后面的几个考点联系起来。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几个考点也都属于语言表达的范畴嘛!
(二)复习方法与系统知识
1、语病辨析与修改的系统知识。
要谈复习方法,就必须先掌握关于“语病辨析与修改”的系统知识。下面我们先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其中六种语病必须掌握,而且要理性掌握六种语病及其类别。其内容如下:
六种语病分类记忆:
①六种语病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语意性语病,包括两种,即“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一类是结构性语病,包括四种,分别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和“结构混乱”(也称“句式杂糅”)。
②结构性语病中也有两种情况,必须弄明白:一种是句子的部分结构发生了问题,分别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和“成分残缺或赘余”;另一种是整个句子结构发生问题即“结构混乱”,或称之“句式杂糅”。
歌诀记忆:
看成分残赘,始知许配不当,意难畅。今逻辑结构皆混乱,意全伤!
谐音谐意为:有个老头准备嫁女儿了,可是看到女婿缺胳膊少腿,这才明白自己把女儿许配错人了;再与女婿交谈,原来他头脑也有问题。这一下,老头才知道女婿不光脑子有问题,还是个肢体残缺的人,这下他客伤透心了。
其中“成分残赘”指的是“成分残缺或赘余”,许配分别指“语序不当”和“搭配不当”,“意”指“表意不明”,“逻辑”指“不合逻辑”,“结构”指“结构混乱”或者“句式杂糅”。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六种语病里,并没有“用词不当”,但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语病呀,怎么就没有总结到呢?这是因为“用词不当”分别都体现在着六种语病里了。比如最为明显的 “虚词误用”这种“用词不当”,它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