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00字。大阅读——答题要得法
潘树森
现代文文学作品阅读题(以下简称“大阅读”),在高考试卷中占有18分。这个分值虽然不及古文的20分,但由于它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分析综合和奖赏评价的能力,主观性更强,所以,不出意外的话,难度远比古文大。以往高考,大阅读答题正确率一般都低于古文。因此,大阅读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老师和学生都在这里倾注了最大量的心血。但往往事与愿违,投入和产出很多是不成正比的。究其原因,我个人认为,除了极少数考生的基本素质不够(这一点不可避讳)外,更为主要的是不得法。
如何才算得法?
一、 整体把握
阅读题不同于基础知识题,它是考察整体把握能力的,所以,要想正确答题,就不能只是着眼于问题本身,而要扩大答题的着眼面,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乃至于篇不离作者和背景。这个说法还不够全面,有的时候,对一个词的理解,也得要考虑到全篇的主旨甚至作者的风格和时代背景。因此,答题时必须把问题放在环境里,眼光不能只是局限在题干所在的那个句子,否则,答案必然是不全面或者是完全错误的。
要整体把握,答题之前,就必须先浏览全文,大致弄清文章的主题思想、层次结构,做到心中有数,绝对不能为了抢时间而在没有对文章取得总体认识之前就急于动手答题。
(一)了解文章的主题
写文章要有明确的主题,这是写作的基本要求;读文章必须弄懂文章的主题,这是阅读的基本要求。高考拟题必然会突出这样的基本要求,因此,一般都会考察考生把握主题的能力。2003年试卷第21题,2002年试卷第21题,就都是关于主题的。
有些问题,虽然不是问主题的,但我们如果对主题不够了解,也就很难答对,因为主题是文章的根本,既然是根本,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