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学指导与同步训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中第二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3/13 20:24: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咬文嚼字》教学指导与同步训练

【课文背景知识】
朱光潜(1897—1986),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北京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朱光潜先生是我国当代最早研究美学的著名专家之一。朱先生还翻译了不少外国著名学者的重要美学著作,如柏拉图《文艺对话集》、黑格尔的《美学》、克罗齐的《美学原理》。朱光潜先生以其卓著的成绩在国内外学术文化界享有崇高声誉。他的美学、文学理论著作一直影响很大。

【字词综合运用】
生字
锱铢zī zhū古代重量单位,六铢为一锱。都是古代很小的数量单位。比喻极微小的数量。
沁qìn ①渗入。一般指香气,如沁人心脾;②汲水,韩愈《同宿联句》:“义泉虽至近,盗索不沁。”本文指①渗入。与“泌”易淆,泌mì液体由细孔排出,如发泌。
藉jiè ①以物衬垫;②宽和有涵容,蕴藉;③安慰,抚慰,如慰藉。
藉又读jí①践踏,欺凌;②进贡;③杂乱,众多;④纵横散乱,引申为破败不可收拾之意,如声名狼藉。

生词
援例:引用成例,如援例可鉴。
冷寂:清冷而寂静。
岑寂:寂静;寂寞。
拘礼:拘泥礼节。
游离:喻离开集体或依附的事物而存在。

【重点难点讲解】
重点
把握作者有关“咬文嚼字”的观点。

难点
对所举例子的理解把握。
如何理解本文在分析例子的基础上将自己的观点一层一层的向前推进是本文的难点。文章先从郭沫若的剧本《屈原》中的一句话谈起,引出“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的观点,然后从王若虚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修改的例子中得出“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结论。接着又用“推敲”的例子,更进一步阐明“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既然文字与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这里就涉及到字的直指义和联想义,前者确定,易控制;后者不确定,不易控制。正因为后者的不确定性,往往会产生很神妙的效果但有时也会产生流弊,使人们不敢创新。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情感长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美。

【知识延伸检索】
“推敲”的来历
贾岛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作“推”,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良久,谓岛曰:“‘敲’字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