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散文阅读中规范答题的技巧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wps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0/25 13:57:3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00字。
散文阅读中规范答题的技巧                      
  散文的阅读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相对稳定的一块。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题目的要求,准确全面地筛选信息,对应题干的要求分步解答,从线索和主题的角度入手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固然重要,但对题干本身的解读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答题的准确性,有必要对题干设置的要求和解答程序做一番思考。切实做到四个“明确”。 
  一、认真读题明要求    
  散文阅读中题目的设置总是和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但具体题目的要求又各不相同。      
  纵观历年高考散文阅读题干的设置,其要求不外乎以下四类:第一类,词句的指代义或与之相呼应的句子。如:  2002年上海春季卷第5题:综观全文,请找出与文章开头“星星对我展现一种人格化的亲近姿态”相呼应的一个句子。第二类,词句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及区别。如2001年全国卷第21题: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第22题:第三段中,作者说:“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请联系“门”在文中的主要含意,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又如2002年春季卷第22题:作者说:“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也同时发现自己。”请根据文意回答下面问题。(1)“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的含意是什么?(2)香格里拉“发现自己”的含意是什么?第23题,作者认为加莱亚诺的散文《让美洲发现自己》,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数百年的偏见而写的。请根据文意写出“偏见”的含意。2002年上海春季卷第6题:第③段说到“造化与人工的区别就在这里”,指出“造化”不同于“人工”之处(不超过18字)。  2002年全国高考卷第22题中有关选项的理解。第三类,文中相关说法的原因、理由、依据等。2002年春季卷第24题:这篇散文中,(1)为什么作者认为“世外桃源”的说法意味着对现实的批判?(2)什么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境界?又如2002年上海春季卷第9题:第⑥段说在达里湖畔看星星没有以往那种“清冷遥远”的感觉,原因是。2002年全国高考第19题: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兴奋和感激”?2002年全国高考卷第21题: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第四类,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和有关内容形象的概括等。如1998年全国卷第28题: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再如2000年全国卷第22题第①问: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002全国高考卷的第20题: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
  综上所述,解题之初,一定要反复认真地读题,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这样,才能对号入座,对症找“药”。前三类要仔细从材料中筛选信息,第四类则要注意从内容与结构、浅层与深层等角度来归纳概括,防止挂一漏万。
        二、抓住暗示明区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