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教学设计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0/19 19:26: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320字。
《海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革命先驱的战斗精神。
2、认识象征手法,指认文中的对比、比喻、拟人、反复的修辞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了解散文诗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1、目标1、2。
三、教学难点:
1、目标3。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2、讲授法。3、练习法。
五、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仪)
六、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了解目标。
1、燕子(外形)----海燕(俄文的“海燕”之意:“暴风雨的信使”。)
2、目标:探究海燕的写法。
二、走进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思考:用一两个词语评价海燕,如“      海燕”(示例:勇敢的海燕)
2、帮读,使正确、完美。出示注音生字,集体读。
3、说词语。板书:勇敢、乐观、渴望暴风雨。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诗人是如何刻画海燕的?
1、读课文,讨论填表。
描写角度描写内容准确的词语和巧妙的修辞手法形象概括
正面直接刻画形色
神态
声音
动作
侧面衬托描写环境烘托
对比衬托海鸥
海鸭
企鹅

2、师生交流、填表。
四、探究象征手法,理解诗的象征意义。
1、课文中的海燕,仅仅指的是一种海鸟吗?教师向学生介绍《海燕》的创作和发表后所起的作用。
2、课文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社会状况,文中的海鸟、天气、大海都是某种人物、事物的化身,你能感觉得到吗?
3、教师给同学们讲讲象征的手法。
象征就是托义于物。散文诗运用象征,往往是通篇的运用,而不是某个句子的象征意。比如高尔基的《海燕》,乌云象征沙皇的反动统治;大海象征广大群众;海燕象征革命的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