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25-2026学年(上)期中质量监测高一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1/18 11:37:1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350字。

  江苏省南通市2025-2026学年(上)期中质量监测高一语文试题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竹子是人们很熟悉的一种植物,它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质地坚韧、茎干中空等特性。中国人充分地把握这些特性,把竹子的各种使用价值发挥到了最大的效力。因此,中国是最早栽培竹子且对竹子的综合利用程度最高的国度。
  中国的先民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对竹子的特性有所认识,并加以利用。据东汉赵晔编写的《吴越春秋》中记载着一首古老的民歌——《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阅读这首古老的民歌,我们就能知道,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用竹子制作弹弓,用来捕猎了。
  中国人栽培竹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收集了一首叫《淇奥》的诗,其中说:“瞻彼淇奥,绿竹猗猗。”这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看那淇水河流的岸边,长满了翠绿欲滴的竹子,它们多么漂亮!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知道,至迟到春秋时期,中国人就可能已经开始栽培竹子,种植竹园了。
  在盛产竹子的四川地区,人们利用竹子的技术也最先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战国时期,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李冰在四川修建都江堰,就利用了竹子茎干中空的特点,大量使用竹子来做水管。到了汉代,四川地区的人们已经能用竹篾绳打出1600米的盐井。这种竹篾绳打井技术直到19世纪才传到欧洲。
  竹子体轻质坚,皮层中空,弹性和韧性极强,享有“植物钢铁”的美称,是建筑房屋的好材料。在南方,竹楼是寻常百姓家的房舍。宋代文学家王禹偁在湖北黄冈做官时,就曾建造竹楼,并写了《竹楼记》,其中写道:“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建筑之外,中国人还善于使用竹子做各种器物,比如竹简、笙箫、藤椅、筷子、笔杆等。可以说,在中国人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随处可见竹子的身影。所以,宋代大文豪苏轼才说:“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爨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耶?”
  竹子还有药用价值。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淡竹叶气味辛,平,大寒,无毒。”主治:“心烦、尿赤、小便不利等。苦竹叶气味苦冷、无毒;主治口疮、目痛、失眠、中风等。他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器物,往往就有人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从而形成特定的文化。比如,茶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于是便有唐代的陆羽写出了《茶经》。竹子也一样,早在晋代,一位叫戴凯的人就写出了《竹经》。这部《竹经》记载了几十种竹子的名称、产地以及竹子的各种用途。如果说《茶经》宣告了茶文化正式
  材料二
  (摘编自斯连根《“竹子文明”——中国的君子象征》)
  我们常见的竹子分两类,丛生竹和散生竹,其中散生竹的“破坏力”尤其惊人:它的地下茎竹鞭能像推土机一样在土壤里疯狂蔓延,每年能窜出好几米,穿过围墙、地基甚至柏油路面,把院子掀得底朝天。
  据报道,美国东南部的肯塔基州曾有户人家,为了美化庭院种了几丛“黄金竹”,结果短短5年,竹鞭突破围栏,钻进邻居院子,掀翻了草坪,甚至顶裂了车库的水泥地。邻居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竹子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体轻质坚、皮厚中空、弹性和韧性极强等特性,材料二中提出的诸多问题是竹子这些特性的集中展现。
  B.材料一举了王禹偁建造竹楼的事例,并引用《竹楼记》的相关内容,是为了证明竹子是建筑房屋的好材料,它享有“植物钢铁”的美称。
  高一语文
  C. 竹子被赋予文化内涵之后,它们在中国古代诗文和绘画中的意义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它们不再只是植物,而是代表着某种人格精神。 D. 材料二引用相关报道,讲述了美国肯塔基州一户人家的遭遇,以此告诉读者美国人的邻里关系较为紧张,他们会因为美化庭院而激化矛盾。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材料一引用了大量的诗词古文,来增强内容的真实性与权威性,同时提升了材料的文化韵味。
  B. 材料一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从竹子的栽培方法、使用情况、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叙述。
  C. 材料一的语言典雅、厚重,兼具文化性与知识性,材料二通俗、直白,侧重客观性与纪实性。
  D. 材料二提出了竹子“破坏力”惊人的问题,并列举很多具体案例来证明竹子存在“入侵”现象。
  3. 根据材料一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8个字。(3分)
  松、竹、梅三种植物在寒冬中仍①的特性,象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尚品格,故合称“②”。另外,松象征坚毅长寿,竹代表③,梅寓意傲雪高洁,三者分别对应传统文化中坚韧、正直、清奇的道德理想。
  4. 材料一在阐释“竹子文明”演进的过程中为什么提及茶叶和《茶经》?(4分)
  5. 为什么竹子在国内能够被广泛运用,并得到文化认同,在国外却问题频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搪瓷缸子
  史 鑫
  文本一:
  一九四八年的一个秋日,屋前白杨树的叶子差不多掉光了,你爷爷吆喝我去给他打酒。我怯生生地看了看他,高高瘦瘦的你爷爷像一棵白杨树,一身军装英姿飒爽,你爷爷抚摸着我的头说,这孩子又长高了。这时,你奶奶在旁边催促,快去快回,部队很快就要出发了。我一听急了,抄起一个搪瓷缸子撒腿就跑。
  我家酒缸在村子西边,桥头旁的大柳树下,老远就能闻到酒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