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第一中学(新校区)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 共23题,约15050字。 -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9小题,共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期待更多国家像中国一样展现雄心、拿出行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好生态保护,进一步加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
 10月1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开幕。在此次大会上,各方希望达成一个雄心勃勃的生物多样性目标、框架以及国际社会与之相匹配的财政支持和体系建设,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此外,这次大会在中国举办,激发起各界对中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全球引领作用的期待。
 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治理方面都做了许多重要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比如中国的大熊猫保护及繁育工作,已使这一珍稀物种种群数量下降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中国经济进一步向绿色低碳转型并升级,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纳入更多生态考量,中国加强近海和公海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无不彰显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对指导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发挥了榜样作用。世界可以借鉴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好生态保护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20年排放差距报告》显示,疫情后的绿色复苏有望推动全球在预测的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基础上减排25%。在实现这一目标的道路上,中国已做出良好表率。中国宣布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启动支持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首期募资规模达885亿元人民币,这些都是值得称赞的措施。我们期待更多国家像中国一样展现雄心、拿出行动。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现实再次表明,采取全球行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已刻不容缓。保障人类健康离不开健康的自然环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最近的报告中指出,生物多样性丧失与诸多环境挑战互为因果,对自然界的破坏是出现人畜共患疾病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中国展现的领导力和行动力是扭转当前全球生态系统质量下降趋势的关键。《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是一个展现中国引领作用的重要契机。国际社会应与中国一道,继续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的决心、举措,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新世界。
 (摘编自英厄•安诺生《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
 材料二:
 “很幸运,能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青年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有了更多的选择,既可以进高校做科研,也可以像我一样以适合自己的方式从事公益事业。”10 月1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云南省昆明市开幕,90后自然保护工作者初雯雯在青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各界期待中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全球引领作用,原因之一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中国召开。
 B. 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做好生态保护工作,世界其他各国可以借鉴中国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
 C.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对全球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预测,据《2020年排放差距报告》,2030年的实排量会比现在减少25%。
 D. 动物河狸能通过修建河狸坝改变水位、聚集鱼群、吸引鸟类筑巢,引来小型兽类和昆虫,这有助于提升当地生物多样性水平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材料一从其他国家看中国的角度介绍评价了中国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积极举措。
 B. 材料一借助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事实,意在提醒人们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应立即采取全球行动。
 C. 材料一指出,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造成了对自然界的破坏,这是出现人畜共患疾病的直接原因。
 D. 材料二关注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年轻面孔,肯定了许多青年具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3. 下列不属于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举措的一项是( )(3分)
 A. 2015年后,我国先后划定了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B. 大熊猫、朱鹮、亚洲象等濒危物种种群数量都在不断增加。
 C. 我国持续加大对破坏及危害生物多样性等违法活动的监督检查力度。
 D.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关于划定并验收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4. 为什么说“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中国展现的领导力和行动力是扭转当前全球生态系统质量下降趋势的关键”?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4分)
 5. 请结合材料二,概括中国青年在守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金 缮
 聂鑫森
 睦仁巷又长又曲,依序住着二十多户人家,一家一个小院落,是真正的比邻而居。有人将古语“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改成“锅盆之声相闻,朝夕叩门往来”,男女老幼亲如一家,睦仁巷名不虚传。
 住在巷子中段的金中和家,人们却很少去叩访。不是金家不欢迎,也不是金家做人有什么不检点的地方,而是他家飘袅的生漆气味儿让人望而生畏。生漆挥发性强,气味儿若触及皮肤、呼吸道和毛孔,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