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ppt197
- 资源简介:
课件共15张,教案约2630字。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核舟记
教学目标
1. 熟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内容,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古代汉语中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2. 抓住文体特点,把握说明对象特征和写作顺序,体会文章语言简洁、严密、生动的特点。
3. 感受核舟之美和匠人构思之妙、工艺之精,增强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体认以及自豪感。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熟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内容,积累文言词语。
2. 掌握古代汉语中数量词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1. 把握说明对象特征和写作顺序。
2. 体会文章语言简洁、严密、生动的特点。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近年,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东坡夜游赤壁”在浙江宁波镇海发现,引起文物收藏界的高度关注。经专家鉴定,该桃核舟乃明代微雕大师王叔远晚年力作,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雕刻年代最早、形体最小的果核雕刻品。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明代魏学洢的《核舟记》,看看这只核舟具体是何模样。
[设计意图]考古新闻导入新课课堂,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
《核舟记》同前面两篇文章《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一样,都以“记”为文体。
知识卡片:“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人记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为“杂记”。在写法上,“记”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核舟记》就是一篇介绍一枚桃核工艺品的文章。
一、诵读感核舟
1.初读课文,疏通语句。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工具书解决字音、字形等问题。教师根据学情,采取出示注音等方式进行订正。
器皿(mǐn) 尝贻(yí)余核舟一 八分有奇(jī) 箬(ruò)篷 石青糁(sǎn)之
多髯(rán) 衣褶(zhě) 横卧一楫(jí) 诎(qū)右臂支船 椎(chuí)髻
壬戌(rén xū) 篆(zhuàn)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