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5/26 14:12: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7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2620字。

  山东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对层出不穷的殖民背景藏品的返还诉求,西方相关博物馆一开始并非像如今的国际社会一样予以支持,而是持或明或暗的拒绝态度。事实上博物馆要彻底去殖民化似乎并不容易,因为这些博物馆的早期发展史已经深深烙下了殖民主义的印记,况且殖民主义思想体系的根除也非一朝一夕之事。对西方博物馆而言,“去殖民化”是对曾经的殖民历史的批判性思考,是确保类似的事情不会在当今社会重蹈覆辙,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将殖民背景藏品物归原主。为了继续持有殖民背景藏品,这些博物馆努力寻找或提出拒绝返还的伦理依据。
  ②首先是所谓“普世性博物馆”的提出。2002年,欧洲和北美的18家知名博物馆发表了《关于普世性博物馆重要性及价值的宣言》(以下简称《普世宣言》),宣称这些博物馆继续持有藏品对所有民族的利益来说都很重要,因而其藏品不应在返还之列。毫无疑问,彼时的这一提法是拒绝将包括殖民背景藏品在内的藏品归还给原属国,而这在当时也引发了一场巨大的伦理之争。质疑者首先认为这些博物馆对“普世性”存在曲解,事实上所有博物馆都有“普世价值”,殖民背景藏品的流失过程通常与国家和民族情感密切相关,拒绝返还是对原属国民族情感的再一次践踏。其次,“普世性博物馆”也并非藏品保护和展示的最佳选择,这一提法忽视了藏品的特殊性,即藏品与创造它的民族紧密相连,脱离了这种原生环境,藏品也就失去了其最重要的价值,对藏品的研究和保护都十分不利,比如大英博物馆对《女史箴图》修复时所造成的损坏。“普世性博物馆”的提出在当时成为西方博物馆拒绝返还的一种辩护方式,但现在看来《普世宣言》的伦理依据已完全不再有力。
  ③相比于直截了当拒绝返还藏品实物的《普世宣言》,近些年出现的数字返还则激起了对实物返还替代模式的伦理讨论。数字返还理念最初来自美国的原住民藏品返还实践。在美国1990年颁布《美国原住民墓葬保护与返还法案》后,部分原住民遗骸及物品得以归还,然而由于举证困难、法律程序复杂、原住民部落社区文保设施落后等问题,大部分原住民藏品并未真正实现归还。但博物馆与原住民群体在返还过程中的合作空前增强,并在2000年由美国国立印第安人博物馆与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合作,对美国原住民物品进行数字化,以期找到实物归还途径之外的另一种途径。之后数字返还的理念被部分绑上了政治因素,一度被标榜为 博物信藏品退的折选择、数率退还的本质是将数字化信息共享给原属国或社群,包括图片、变献、文件、研究成果、知识体系等,然后基于信息再进行藏品的复制、展示等,帮助原属国重新得流失之物的知识,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藏品知识的全球共享。但数字返还只是解决了藏品的利用问题,并未触及藏品的所有权问题,而且对于原属国或社群而言,依附于藏品而存在的民族情感与自我认同等精神层面的寄托也未得到落实。
  ④西方博物馆以前在阐殖民背景藏品时,大多强调自身文化的光荣与认同。体现出一种不对等的权力关系以及脱离原生情境的藏品阐释方式。博物馆去殖民化也意味着博物馆应摆脱西方世界对藏品认识的价值体系,从非西方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藏品,这也与后殖民时代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强调藏品的原生情境相契合。
  ⑤部分藏品通过回归原先的语境可以深化自身的意义,因此对藏品价值的重新认知是促成双方有效对话的前提。苏格兰格拉斯哥博物馆”鬼神舞衣”的返还案例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伤滕谷幸存者协会对格拉斯哥博物馆藏品“鬼神舞衣”的第一次返还诉求于1995年提出,但被馆长拒绝:又于1999年第二次提出迟还诉求,得到了新馆长的同意。第二次返还诉求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鬼神舞衣”原生文化情景的再认识。诉求方在返还诉求中国释道:“拉科塔的传统是将死者着衣而,因此鬼神舞衣’应当被视为和人体遗骸具有同样重要性的物品。”而博物馆此前一直认为这件藏品既非其非法所得,也非神圣物品或人类遗,因此不应在返还之列。
  ⑥除了藏品原本价值,人们对这些藏品流失方式也有了新的认知,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对“不道德交易”的阐释。其实,早在1943年二战同盟国为解决纳粹劫掠问题形成的《伦敦宣言》中就提到,“不道德交易、威胁、胁迫、非法占有或任何其他侵权行为”获得的财产、被视为可没收财产。从中可以看出对藏品交易真实性的强调,包括“形式看似合法,甚至自称为自愿生效的交易”,因为这些交易背后往往体现了不平等的权力分配。尽管这主要是针对德国占领区强制性及恐吓胁边下的借出、捐赠和我卖等交易,但人们在之后很快意识到殖民情形下也有许多类似交易。在殖民时期,宗主国掠夺以及在与完全不懂西方市场行情的人交换财物时。这些藏品的“价值”在交易过程中难以充分体现,这些藏品的交易本身也需要重新进行审视。
  (摘编自杨谦《西方博物馆殖民背景藏品返还的伦理探究》)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殖民背景藏品的返还诉求,西方相关博物馆的态度现在已有一定程度的松动,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一定会将殖民背景品物归原主。 B.2002年发表的《普世宣言》中所谓“世性博物馆”的说法,在当时引发了一场巨大的伦理之争,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 C.西方博物馆以前“大多强调自身文化的光荣与认同”中的“自身文化”,包括西方国家的 民历史、殖民文化和价值体系。 D.《伦敦宜言》意味着对“不道德交易”的反对,这客观上推动了人们从非西方的视角来重 新审视西方博物馆殖民背景藏品的流失方式。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普世性博物馆”并非藏品保护和展示的最佳选择,例如大英博物馆对《女史篮图》修复时竟然造成了损坏,这让原属国人民深感痛惜。 B.“在美国1990年颁布《美国原住民墓葬保护与返还法案》后”“大部分原住民藏品并未真正实现归还”,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些藏品的返还毫无希望。 C.“但数字返还只是解决了藏品的利用问题”,也就是说“数字返还”只是双方合作过程中的一种产物,原属国人民还将可能继续追索其所有权。 D.格拉斯哥博物馆“鬼神舞衣”返还成功的案例启示广大诉求方,只有加强对西方博物馆殖民背景藏品价值的重新认知,才能够有效提高返还诉求成功率。 3.下列选项,能够作为第二段中的质疑者反驳《普世宣言》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 A.1907年,英国殖民者将从南非德兰士瓦劫掠而来的目前存世最大的钻石原石“库里南钻石”,献给了当时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 B.从二战开始至1944年7月,德国从西欧劫掠的文物共装了137辆铁路货车,共计4174箱,仅绘画作品就有10890幅。 C.大英博物馆收藏了120件英国在殖民印度时期掠而来的大理石浮雕,这些浮雕对于印度人民来说具有重要的情感意义和价值。 D.从1949年至2019年,中国通过执法协作、司法诉讼、协商捐赠和抢救征集等多种途径,追回流失国外的文物300多批,超过15万件。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毫无疑问”含有“十分肯定”之意,以鲜明的态度强调了彼时的这一提法的本质。 B.“绑上”含有“强制、强行”之意,表现了博物馆用数字返还理念绑架政治的无理。 C.“标榜”含有“吹嘘、夸耀”之意,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数字返还理念的反对态度。 D.“往往”含有“经常”之意,强调所有殖民情形下的交易背后常常体现了不平等的权力分配。
  5.请简要分析文本的论证结构(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红盐(节选) 张品成
  用硝土在当地制盐需要技术,有人就推举冯笔中来做教头。
  但冯笔中眉头皱了。
  “我跟我师傅发过誓的!”冯笔中说。
  自古,中国的手艺人对传承是很讲究的,多是家族式继承,尤其有独门绝技的人家,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制盐也是门手艺,既是师傅也是义父的江帮灿把手艺传给冯笔中,也是讲过规矩的。
  “我发过誓的,我说了不会坏江湖规矩。我师傅规定,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