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8
- 资源简介:
约7720字。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自读、齐读、配乐读,感受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2. 通过了解诗人写作背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3. 通过背诵默写,尝试恰当引用诗句增加文采。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通过了解诗人写作背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2. 难点:通过了解诗人写作背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三、教学过程
(一)朗读五首古诗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0课《古代诗歌5首》。
1.老师来朗读这首诗,同学们可以标注一下字音和朗读中的停顿。
2. 现在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要把字音、停顿读清楚。
(二)积累文学常识
这篇课文选择的5首古诗是编者按照诗人生卒年先后来排列,请同学们看一下,学习古诗文,需要了解作家作品等相关文学常识。这个表格里的内容,请大家重点关注诗人的姓名及其生活的朝代。
我们还要了解这五首诗的体裁。
《登幽州台歌》题目中的“歌”指的是古体诗中的歌行体,属于古体诗。主古体诗不要求对仗、平仄,篇幅长短不限。
《登幽州台歌》前两句为五言,后两句为七言,比绝句和律诗都要自由。
《望岳》也是古体诗,每句五言,被称之为五言古诗。
《登飞来峰》《己亥杂诗》是绝句,《游山西村》是律诗。
律诗通常每首8句,每两句为一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句为尾联。
我们将用两个课时来学习这篇课文。
第1课时我们来学习《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和《己亥杂诗(其五)》。第2课时我们来学《望岳》和《游山西村》。
(三)讲读《登幽州台歌》
下面我们来阅读《登幽州台歌》。
1.“登幽州台歌”这个题目的意思是诗人登上幽州台吟诵了一首诗,这首诗歌表达什么主旨呢?先请同学们画出直接表达诗人情感的语句。
明确:第四句中有个词语直接点了诗人的情感——怆然。怆然的意思是悲伤的样子,涕是眼泪。涕下是怆然的外在表现,怆然而涕下。写出了诗人的悲伤之深重,还有一个“独”字,孤独,给作者凄凉的悲伤增添了深重之感。
3. 老师来读一读这句诗,大家体会一下如何处理朗读中的重音来传达诗人的悲伤之情?
第一种:把重音放在“独”字上。
第二种:重音放在“怆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