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等七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5/15 17:07:3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4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25020字。

  江苏省南通等七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话语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它通过独特而有创造性的表述,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反映社会生活。文学话语的存在是不可取代的,它一旦缺失,人们会明显感到可供使用的语汇不足,社会也将出现大面积的失语现象。相对于人们所欲表达的日新月异的内容,周围既有的日常语汇所组成的叙述和抒情,显得疏远而又陈旧,与人们的真实遭际有点格格不入,事实上就带来了表述上的失语。文学话语能汇聚这些失语的经历,使之脱离不可表述的黑暗,浮现到语言的层面上,得到语言上的定型。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话语有能力开拓新的语言资源,修补既有表述留下的空缺,常常成为社会无意识的代言。许多时候,这种代言可能以一呼百应的形式号令天下,也可能以振聋发聩的形式惊世骇俗。
  通常情况下,一个新的语言潮汐铺天盖地地涌过日常用语,需要明显的时间跨度作为积累。然而,令人惊异的是,这样的积累在文学之中常常会在一夜之间即告完成。文学可能将这个缓慢的演变凝缩起来,这种凝缩致使新旧话语系统之间的冲突提炼得格外强烈。人们经常看到,一个语言浪潮可能突如其来地袭击了文学,在文学内部造成一场席卷一切的运动。在很短的时期内,一批迥异于传统的实验作品竞相登场,种种夸张其辞的辩护与反唇相讥的驳诘簇拥于周围。尽管这种文学运动的革命对象仅仅是语言,但是在许多时候,语言的革命往往成为一种新价值体系即将登陆的先兆。
  文学中所出现的语言潮汐当然要追溯到作家。作家是这样一批人:他们潜心于语言的海洋,时刻监测着语言的动向,进而制造出各种语言事变。作家往往比常人更为迅速地洞察通行于日常用语之中各种词汇的活力衰退,洞察某些语言正在作为一种无形的束缚框住现实,闷住现实向外蔓延的可能。他们迫不及待地通过文学提出一套对抗性的文学话语。对于那些情愿充当先驱者的先锋作家来说,他们狂热地通过语言变换来搜索精神的种种可能。日常用语之中种种固定的表述如同流水线上的预制零件,先锋作家不能忍受将精神视为这些零件的固定装配,他们破坏性地瓦解陈旧的语言结构,在一片瓦砾之中构思新的精神诗篇。这导致了先锋作家对于语言传统的叛逆。这种叛逆并不是违反交通规则、砸烂商店的橱窗或者扰乱咖啡馆秩序,而是拥有一个精神形式——他们企图借助语言革命打开精神空间,发现未来的主题。
  当两者抗衡的时候,文学话语时常与日常用语分道扬镳。人们或许会追问:作家的语言天赋是否足以维持文学话语的反抗功能?个人的语言驾驭才能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文学话语的传统立场——美学立场。美学立场常常抛开现成的理性框架,抛开固有的常识范式,重新启用感官洞悉现实。文学话语亦即文学对于感性洞见的表白,美学立场成为了文学话语和日常用语相持的尺度。许多词汇、语句或者表述方式可能依然毫无障碍地运转于日常用语之中,但它们的日常用法将在美学的尺度之下遭到文学话语的放逐,通过重新表述而产生新的语言效果。
  日常的现实磨钝了人们的感觉,人们按照习惯或者常识看待身边的世界,强大的惯性致使人们的目光陷于熟视无睹的境地,人们的所有感觉都因为不断重复而自动化、机械化了。文学话语的重要职责即是通过语言重新制造陌生的效果,阻止人们的感觉继续在日常用语之中沉睡,让人们在惊讶之中重新使用眼睛,重新见识一个崭新的世界。列夫•托尔斯泰的陌生化手法在于,他不用事物的名称来指称事物,而是像描述第一次看到该事物那样去加以描述,就像是初次发生的事情。同时,他在描述事物时所使用的名称,不是该事物中已通用的那部分的名称,而是像称呼其他事物中相应部分那样来称呼。当然,并不是文学话语的每一句话都有陌生之效,但是,一部完整的作品出现时,这部作品自身的内在结构必将或显或隐地体现出陌生化的倾向。
  从母语上看,文学话语与日常用语是同源的。一方面,文学话语不可能完全自铸词汇,另立语法,这使文学话语与日常用语永远纠缠不清;另一方面,文学话语又时时制造一种美学分裂,它企图挣脱日常用语,从而葆有一个日常用语所无法企及的语言空间。显而易见,文学话语的反抗是永无止境的。一切都如同维特根斯坦所说的那样:“我们已卷入与语言的搏斗。我们正在与语言搏斗。”
  (摘编自南帆《文学的维度》)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表达日新月异的内容时,文学话语能够修补既有表述留下的空缺,切合人们的真实遭际,成为社会无意识的代言。
  B. 文学中出现的语言潮汐,以铺天盖地的姿态涌过日常用语,这是先锋作家致力于颠覆语言传统和语言规则的结果。
  C. 针对日常用语中的词汇活力衰退的现象,一些作家希望通过瓦解陈旧的语言结构,打开精神空间,发现未来主题。
  D. 文学话语与日常用语的关系极为密切,文学话语虽然不能完全脱离日常用语而存在,但又不断以反抗的形式出现。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话语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即将登陆的先兆,常常在瞬间能完成对日常用语的积累,在文学内部造成一场文学运动。
  B. 从美学尺度 角度看,文学话语只是对日常用语中许多词汇、语句和表述方式的日常用法进行放逐,而不是完全抛弃。
  C. 如果人们不按照习惯或常识看待身边世界,就不大可能形成强大的惯性,人们的感觉也不太会变得自动化、机械化。
  D. 文中列举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例子,意在论证可以通过语言制造陌生效果、重新见识崭新世界的观点,增强说服力。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五段“陌生化”观点的一项是(    )
  A.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刘勰《文心雕龙》)
  B.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
  C.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郑板桥书斋联)
  D.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红楼梦》甲戌本评语)
  4. 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部分的“已卷入”“正在”两个词语的作用?
  5. 有人说,网络文学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话语,也能部分解决社会失语问题。你认为其理由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选项强加因果。文中相关内容有“一个新的语言潮汐铺天盖地地涌过日常用语,需要明显的时间跨度作为积累……这样的积累在文学之中常常会在一夜之间即告完成”“文学中所出现的语言潮汐当然要追溯到作家……先锋作家不能忍受将精神视为这些零件的固定装配,他们破坏性地瓦解陈旧的语言结构……当两者抗衡的时候,文学话语时常与日常用语分道扬镳”,文学语言潮汐和作家有关,但先锋作家做法的结果是“文学话语时常与日常用语分道扬镳”,不是选项内容的原因。
  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有鱼
  胡竹峰
  古人以绢帛作书,装入木雕的鲤鱼腹内传给对方,因称鱼笺、鱼素。所谓鱼传尺素,是源自汉乐府的《饮马长城窟行》,有诗句说:“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中有尺素书。”
  鱼传尺素的实物并不多见,倒是灯会里司空见惯的鱼灯惹人心心念念。有年春节去皖南,恰逢灯会,鱼灯烛光闪闪。一盏刀型大扁灯在前开路,后面是两头狮子,边走边舞,大锣大鼓伴奏,其后紧跟着花灯、鱼灯、五谷灯,五光十色,灿烂斑斓。士农工商摩肩接踵,车马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