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4/28 15:55: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4470字。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信息;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说起对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头脑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这是比较文学的立场。
  相较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雕于凄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的条件:“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
  济慈名句所谓:“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不知”得多撩人!
  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里的公爵也许要说“够了,不再有了。就是有也不像从前那样美了”。中国诗人呢,他们都像拜伦《哀希腊》般地问:“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像哈姆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例如法国诗调就比不上英国和德国诗调的雄厚,而英国和德国诗调比了拉丁诗调的沉重,又见得轻了。何况中国古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的。我们最豪放的狂歌比了你们的还是斯文;中国诗人狂起来时只不过有凌风出尘的仙意。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犬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除非耳朵太听惯了麦克风和无线电或者……
  (摘编自钱钟书《谈中国诗》)
  材料二:
  诗的语言是高度精炼的,汉语又大多是以单音字为基本单位,欣赏中国诗往往着眼于字词之美。我国古典诗歌一向讲究炼字、炼句,有“诗眼”“词眼”之说。这些“诗眼”“词眼”大多能起到画龙点睛、提纲字领、融贯全篇的作用,所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这与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有关。 B.中国诗“暗示”手法表现为:静默不言,欲说还休;故说“不知”,不了了之;问而不答,以问为答。 C.中西方诗歌欣赏侧重点不同,中国诗着眼于字词,而外国诗则着眼于整体形式,不在于个别字词。
  D.我国读者习惯于对名句、佳句细加玩味,与中国古典诗歌一向讲究炼字、炼句密不可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运用鞋子与脚的关系旨在论证诗体与诗心的关系。 B.材料一引用济慈名句是为了论证中国诗“富于暗示”的特征。 C.材料一运用蜘蛛丝之于钢丝网的比喻,表现了中国诗和西洋诗在笔力轻重上的差异。 D.材料二选取雪莱、庞德、艾略特的诗作,旨在论证西方现代派诗人也有警句、名句。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划线句子的一项是(3分) A.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B.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C.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D.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高适《燕歌行》 4.我国古典诗歌讲究炼字、炼句,有“一字妥帖,则全篇生色”之说。请结合材料一,分析古典诗歌讲究炼字、炼句的原因。(4分) 5.材料一是钱钟书先生1945年在上海对美国人发表的演讲稿节选,请结合文本分析钱钟书的演讲艺术。(4分)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人间流水 阿占
  小五哥把啤酒屋开在一条老路上。沿路几趟老房,已经上了岁数,长窗和旧瓦,都是被时间盘剥过的。啤酒屋夹在歪歪拧拧的门脸之间,眼前一米宽,堆满不锈钢啤酒桶,像个重金属音场。
  没有肴,只卖酒。确切地说,只卖酒厂直供的桶装散啤。里面五六张桌子,十几个圆凳,天花板上一台老式吊扇。稍微讲究点的陈设,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