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知识点拨及同步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8/15 7:17:1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430字。
  
驿路梨花
【课文背景知识】
彭荆风,当代作家,生于1929年。作者有感于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纯朴民风,通过对小茅屋故事诗情画意的描述,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
记叙中的抒情,或者是在记叙中穿插抒情,或者是在记叙的字里行间奔涌着感情的激流。本文属于后者,学习时要仔细体会。
 
【字词综合运用】
    生词
撵:驱逐,赶走,方言中有“追赶”的意思。读作niǎn。
驿路: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路。“驿”读作yì。
陡峭:(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的。“峭”读作qiào。
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陋”读作1òu。
悠闲:闲适自得。“悠”读作yōu。
恍惚:本文中指不真切,不清楚。读作huǎng  hū。
修葺:修缮、重修。“葺”读作qì。
 
【重点难点讲解】
重点
本文虽是小说,但作者并没有把重点放在故事情节和形象的塑造上,而是通过具体的有关事物生动的描写,来反映几个人物的精神面貌。他们有修建茅屋的解放军战士,有一直照顾小茅屋的梨花姑娘以及一群哈尼小姑娘,也有因打猎误时不能归家而曾在小茅屋住宿的瑶族老人,有路过此地因天晚而在这小茅屋住宿的“我”和老余。尤其是前三类人,他们一心只为他人作想,后两类人既受惠于小茅屋,又为这小茅屋的存在而贡献一点力量。总而言之,从各个不同的层次上立体性展示了雷锋精神的崇高。阅读时要重点把握。
难点
本文的难点在于准确地体会文中反复出现自然梨花树的描写的作用和作者所倾注的思想感情。第四段:“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这是第一次写梨花,是实写。这梨花当人们需要帮助时出现,给人以希望的安慰,也把读者引入诗一般美的境界之中。第(2)段二写梨花。“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这是虚写,着意以自然美衬托人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和人物梨花相映生辉。而结尾处又一次写梨花。“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这又运用了实写,起到点题点人的作用。引用陆游的诗句,结构上照应题目,内容上深化主题。
 
【知识延伸检索】
一、彭荆风谈《驿路梨花》的文体
我的《驿路梨花》,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所以,常被人误以为小说中的“我”就是作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