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2/29 14:53: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7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4330字。

  广东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创意”有多种理解,但它经常被一些学者过分强调其“新颖性”“新奇性”“独创性”“个人性”,而有意无意忽视其同样重要的“实用性”“有价值”“适切”等属性,这种认识和做法是狭隘的。实际上,一切创意都是针对问题而来的,没有问题,所谓的“创意”就是空洞的表演、盲目的花样翻新。“实用性”是“独创性”的前提。简言之,创意针对的是问题,是对所需要解决问题的一个最专业、最科学且最经济的解决途径。
  在这个意义上,创意写作是否等同于文学写作,写作的创意性是否等同于文学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面对今天无限而具体的写作需要提供形式与内容上的,如跨文体、跨形态、跨业态等“适切”“有价值”的支持。在市场经济深入社会每一个细处的今天,写作包括文学写作实际上早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它们是否有价值,是否被需要,取决于它们是否能够成为某种特殊产品,是否能够提供等值的精神、审美或者其他需要。在市场语境下,写作可以对作者提出要求,但是不能反过来对读者、对消费者提出要求,比如,自我表达是作者的权利,但接受作者的自我表达不是读者的义务。而是后者的选择。文学创作与文学阅读当然是一种需要,但在纸媒文字中心向视觉中心、数字中心转向的今天,电视节目、电视剧、电影、短视频、数字作品剪辑、动漫、游戏等方是更多接受者的选择,而面向上述领域包括剧本、游戏文案、文旅策划、短视频脚本、超文本制作、元宇宙世界观的“众筹”、IP的二度创作等新领域的写作、且能满足制作方、消费市场、政策规则等方方面面的需求的写作,方可称之为今天的“创意写作”。当然,从事纸媒文字写作只要存在需要,它一定天然地具有创意性,而这种“创意性”是相对于文字需要而言的,过去我们将之称为“陌生化”或者“文学性”“诗意”,今天我们可以称之为“创意”或者满足需求。
  (摘编自许道军《什么是今天的“创意写作”?》)
  材料二:
  如果把创意写作对于创作人才的培养的一面看作是农耕时代紧盯着一小块文学之田的深耕细作,那么对于创意人才的培养的一面,则可以看作是创意时代面向无限广阔的文化产业的工业化生产,如果说前一种是“农耕”,培养在固定园地上的耕耘者,那么后一种就是“游牧”,培养在广袤原野骑马的闯荡者。这一点,似乎也是越来越多作家和评论家的共同看法。
  最典型的坚持农耕式培养理念的还是指家莫言所在的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创意”的“新颖性”“新奇性”“独创性”“个人性”与“实用性”“有价值”“适切"等属性相比,更为重要。
  B.纸煤文字写作具有一定天然的创意性,纸媒文字写作可以满足制作方、消费市场、政策规则等方方面面的需求。
  C.北京师范大学培养出莫言、余华、苏童、迟子建、刘震云等一大批优秀作家与诗人,因而坚持农耕式培养理念。
  D.李敬泽认为,创意写作教育培养出专业作家是应该的,但培养出影视编剧、人机对话的设计者等创意人才也很好。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创意写作中,面向无限广阔的文化产业的工业化生产的创意人才的培养,是培养在广袤园地上的耕耘者。
  B如果你有坚持文学创作的理想和才能且想读研究生,那么可考虑报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创作方向的研究生。
  C.张清华认为,创意写作的新意和现实意义在于这一领域的人能出游到其他领域,能适应社会各个层面的需求。
  D.创意写作分化有时代背景的因素,中国社会需要包括作家在内的文学创作者,同时也需要文化创意者。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先驳后立,先否定一些学者忽视“创意”的“实用性”等属性的认识和做法、然后指出“实用性”是“独创性”的前提。
  B.材料一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如举读者可不接受作者的自我表达的例子,论证市场语境下写作不能对读者和消费者提出要求。
  C.材料二引用张清华、杨庆祥的话,最终目的各不相同:前者是为了论述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后者是为了论述写作需要训练。
  D.材料二运用“总—分—总”式结构,开头总说创意写作的人才“农耕”者、“游牧”者,中间阐释了这两种人才,最后总结。
  4.材料二有关“农耕”“游牧”的说法非常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创意写作”,但内容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永远有多远(节选)
  铁凝
  我的这位表妹白大省,她那长大之后仍然傻里傻气的纯洁和正派,常常让我觉得是这世道仅有的剩余。我简直想不出白大省拿什么来作为她“扫楼”的公关资本,或者换个说法,白大省简直就没有什么赖以公关的优势。她相貌一般,一头粗硬的直短发,疏于打扮,爱穿男式衬衫。虽说个子不矮,但是腰长腿短。可是她的“扫楼”成绩在她们销售部还是名列前茅的,凭什么呢白大省?难道她就是凭了由小带到大的那份“仁义”么?凭了她那从里到外的一股子莫名其妙的待人的真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