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南山为明学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3150字。
202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同学们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将考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人本主义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方文艺复兴对“人”的重新发现。电影从诞生以来便和人本主义思想密切相关,对人类自身及其存在价值的追问是任何人文艺术都需要思考的。从电影理论的发展脉络中,我们可以窥见“创作者和理论者的目光都是聚焦在电影与人类之间的一种内在关系上,电影的本性与人是息息相关的”。
新世纪国产动漫电影价值观念的建构实质是人们自身价值观念的映射和呈现。电影讲述的仍是以“人本主义”的真善美为主题的故事,让观众在视听的审美体验中,感悟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与尊重、对人的无限关怀与悲悯的思想,实现人性的复归。20世纪,人本主义是主要的思潮之一,中国“五四”启蒙主义运动源于西方启蒙理性思潮。宣扬民主与科学,重新评估一切的价值。人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自然也被重新发现、重新评估。新世纪动漫电影人本主义观念与五四启蒙思想又有直接的思想渊源,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把人从实际的人际关系中孤立、不把人与自然相对立的人文精神的借鉴吸收,形成了复杂多元的人本主义思想。
以新世纪的国产动漫电影为审视对象,通过具体的影片分析其折射出的人本主义观念。指认了作品的主要内涵还是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承认,具体体现为对人类个性的张扬与表达、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关注、人性的关怀等方面。对个人的个性、意识、欲求、价值、信仰不再是一味的忽略与抹杀,而是得到了合理的承认与重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个体价值绝对服从于集体利益的地位产生动摇,个体价值独立也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动漫电影中传达的集体主义精神与对个体价值的尊重并不是完全相互对立、不可调和的,尊重个体价值意味着个体利益的合理性,弘扬集体主义也未必否认个体价值。集体主义和个体价值二者之间是相互依赖、辩证统一的,在新世纪的中国社会环境之下,电影所宣传的个体价值还是在集体主义这一框架中得以实现。中国动漫电影体现的人本主义观念有一定的独特性,流露出东方式人文精神,与具有欧美气质的西方个人本位的人本主义有明显的差别。尽管美国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受到国内主流意识形态的抵御和批评,但是,还是对我国的价值观念有重大的影响。甚至已经渗透到中国文化的肌理,成为了新世纪中国思想价值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个人主义是来源于欧洲的人本主义思想,在反对天主教对人精神控制的背景下产生,为西欧走向资本主义现代社会奠定基础。西方特别是美国的人本主义强调个人尊严神圣不可侵犯,个人的自由也不可干预,尤其崇尚个人价值。罗伯特•贝拉对此有着精辟的总结,他指出:“我们相信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电影理论的历史证明,电影从来便和人本主义思想密切相关,电影的本性与人密不可分。
B.新世纪动漫电影人本主义观念与西方启蒙理性思潮及五四启蒙思想相关,思想复杂多元。
C.动漫电影中传达的集体主义精神与对个体价值的承认和尊重并不是相互对立、不可调和。
D.一些国产动漫电影中刻画的人物以独立个体为中心,与中国讲究集体的社会性质相抵触。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改革开放以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个体价值绝对服从于集体利益的思想产生了动摇。
B.因为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人文艺术从诞生就开始对人类自身及其存在价值进行追问。
C.我国当前思想混乱驳杂,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和集体主义话语对个人价值的挤压相交织。
D.新世纪国产动漫电影塑造了不少个性鲜明的人物,是提倡人本主义,张扬个性的表现。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黑猫警长》中黑猫警长率领警士破除了一个个危害森林安全的案件,为民服务。
B.《宝莲灯》中沉香历经重重磨难,夺回宝莲灯,打败二郎神,劈开华山救出母亲。
C.《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猪八戒常借自己的36般小变化,装神弄佛,骗吃骗喝。
D.《长安三万里》中李白满腹才华、个性张扬。其仕途屡屡受挫,还卷入永王事件。
4.阅读文章,概括我国新世纪动漫电影中人本主义思想与美国人本主义思想的异同。(6分)
5.文章第三段认为“中国对人本主义思想的接受矛盾重重”。请从第四段列举的材料中任选一个人物形象来证明这一观点。(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天下黄河
卓然
我知道黄河,是父亲和母亲告诉我的。
小时候,母亲常常对我们说,夜间睡觉的时候把耳朵贴在枕头上,静静地听,可以听到黄河的涛声。秋虫唧唧,夜凉如水,我和弟弟妹妹伏在枕头上听黄河。似乎确有一阵又一阵涛声如歌传来,①一忽儿澎湃交响,一忽儿宛若丝竹,隐约如春雷,又像冬天的风。
父亲曾不止一次带我们到山头上去看黄河。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