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6070字。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卷面总分:150分
命题: 审核: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8分)
读书是一种精神的迈游,是一种心灵的跋涉□是沉重之外的飘逸,是静默之中的摇yè。书的浩瀚不容轻觑,书的神圣不可亵渎。读书不是附庸风雅,而是出自内心对知识的渴求。读书需要心无旁骛,不被俗世的宣闹所扰。读书让我们有教养,让我们有风度,让我们在生活中既不____________(过分地看清自己),又不自吹自擂。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摇yè ▲ 自吹自擂 ▲
(2)请找出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____▲____ 改为 ___▲_______ ____▲______ 改为 ___▲______
(3)语段中□处应填写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___(1分)
(4)关于语段中画线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句中的“内心”和“知识”分别是介词和名词。
B.句中的“附庸风雅”从感情色彩上来说是贬义词 。
C.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
D.这句话没有语病。
(5)根据提示,语段中横线处应填写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1分)
2.请将古诗文名句填入下面的横线上。(10分)
细细品味,很多诗人都是因为“行走”而触发诗情。曹操消灭袁绍残余,南征荆吴之前,踌躇满志,不禁吟唱“老骥伏枥, (1)▲ ”(《龟虽寿》);温庭筠晨起出发,在朦胧秋色中踽踽前行,“ (2)▲ ,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秦观漫步村庄,在春风中怡然自乐,“倚东风, (3)▲ ”(《行香子》);杜甫颠沛流离,在寒冷秋夜,思绪随月到家乡“露从今夜白, (4)▲ ”(《月夜忆舍弟》;刘长卿经过长沙贾谊故居,溯古思今,不由自怜自叹“ (5)▲ ,怜君何事到天涯”(《长沙过贾谊宅》); (6)▲ (填写作者)回京路上遇白居易,展望未来,蕴含哲理,“ (7)▲ , (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苏轼在被贬途中遥望月亮,思念亲人,心里满是美好祝愿,“ (9)▲ , (10)▲ ”(《水调歌头》)。无论行走到哪里,诗人们都在心路上镌刻了属于自己的文字。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故乡》一文通过故乡的景和故乡的人的前后对比,表达了对旧社会的不满,期盼创造新社会的美好愿望。
B.《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文中范进中举参加的是乡试,中举后喜极而疯极具讽刺性。
C.当代女作家毕淑敏写作的《精神的三间小屋》,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上都应该有三间小屋,盛放着名利、事业、他人。
D.古人会用天干地支来纪年,也会用皇帝的年号来纪年。如“丙辰”是干支纪年,“庆历”、“崇祯”都是皇帝的年号。
4、综合性学习(10分)
你和同学参加“君子以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范仲淹)修学时最为贫窭,与刘某同在长白山僧舍,日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十数茎醋汁半盂,少入盐,暖而啖之,如此者三年。
——彭乘《墨客挥犀》卷三
材料二: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
材料三:议论性文章需要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张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清清楚楚,态度鲜明,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1)【品内涵】阅读材料一,提炼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新词】有同学根据材料二绘制了词云图(右图),请根据材料说说你对“词云图”概念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拟提纲】你将参加班级的“自强不息”主题演讲,请依据整组材料,拟写演讲稿的写作提纲。(4分)
首先交代演讲稿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