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词阅读训练:韦应物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9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9/2 15:15: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170字。

  高考语文古诗词阅读训练—韦应物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简卢陟①
  韦应物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②戎旅③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④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注】①卢陟:韦应物的外甥。②恓惶:忙碌不安貌。③戎旅:军队。当时唐朝安史之乱刚刚结束三年,社会仍然不安定,就在这一年,同华节度使周智光叛国。唐代宗忍无可忍,密诏郭子仪消灭周智光,后蜀乱又起。④哢:鸟鸣,鸟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起笔写到的“白雪曲”象征诗人高尚的品性,流露出知音难觅的感慨。
  B.颔联写诗人因为战事而忙碌不安,流落在淮海之滨,流露出失意之情。
  C.尾联写“慰风尘”是因为社会不安定、战事连连,诗人想借酒消愁。
  D.这首诗虽是一封家书,但着眼点很高,表达了诗人心忧国家社稷的情怀。
  2.请分析颈联写景的作用,并结合时代背景谈谈其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夜二首(其一)
  韦应物
  庭树转萧萧,阴虫还戚戚。
  独向高斋眠,夜闻寒雨滴。
  微风时动牖,残灯尚留壁。
  惆怅平生怀,偏来委今夕。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运用“萧萧”“戚戚”两组叠词,增添了音韵美,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悲凉、忧伤的感情基调。
  B.颔联写诗人深夜独居,听到窗外秋雨滴落,难以入睡的情景。其中“寒”字,既是景语又是情语,表达了诗人的独特感受。
  C.意象是诗歌中饱含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本诗中“庭树”“阴虫”“寒雨”“微风”“残灯”等都是具有秋季特征的意象。
  D.尾联叙写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本就满腹惆怅,又偏偏碰上寂冷、悲切的秋夜,“偏”字更增添了诗人的无奈、哀怨。
  4.请简要描述颈联“微风时动牖,残灯尚留壁”所描绘的画面,并简要分析此联在写景方面的技巧。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王侍御①
  韦应物
  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
  府县同趋昨日事,升沉不改故人情。
  上阳②春晚萧萧雨,洛水寒来夜夜声。
  自叹独为折腰吏,可怜骢马路③傍行。
  【注】①本诗作于韦应物任洛阳丞时。②上阳,宫殿名,唐高宗时建于洛阳。③题马,青白色的马,为高官所骑。
  5.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野鹤喻心,以冰壶喻诗,赞扬王侍御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