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2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0290字。
广西2022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适应性测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进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兰亭集序》写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在古代,只有极少数高雅、旷达、睿智的人才能达到这样的状态。但是,今天每一个沉浸于元宇宙中的人都能体验到这种境界。千百年来,人们所能想到的视听之极如今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普泛地为人们所感知。
这一切何以可能?直接的原因是技术进步,背后则是对所谓人性的极度满足。近代以来,人们总体倾向于将人理解为理性的存在物,而非理性主义的反拨和人们对现代化的反思,使得人们更多地将原始的、感性的欲望理解为人性。结果,对所谓人性的满足、迎合成为技术创新的标尺,一切工具合理性似乎都指向和服务于人性。无论多么复杂、先进的技术装置,迟早都会出现“傻瓜”型的“人性化”操作;一切抽象系统的构造,最终都以感性满足的方式显现出来。元宇宙就是如此。它是包括区块链、5G、人工智能、3D、VR/AR/XR、脑机接口等目前人类最尖端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基于一个人人都喜欢沉浸式感性满足的人性假设,为各种复杂的、常人无法洞悉奥妙的数字构造穿上感性或曰人性的外衣。
但是,现代技术的进步能够满足人性,却未必能够带来人性的解放,事实正在走向反面。借用尼采的说法,人们面临的问题恰恰是所谓的“人性的,太人性的”问题。
第一,虚拟世界依靠“游目骋怀”方式满足人性的感性欲望,不仅很大程度封存人们对原初现实的体验,也日渐封存了人类扩展真实的“星辰大海”的外延性的愿望,使人们日益“宅”“卷”在虚拟的意向性世界中。这也正是《三体》作者刘慈欣反对发展“元宇宙”的重要原因。
第二,人们获得沉浸式的感性体验,自以为驾驭和支配了工具理性,其实恰好相反,资本与工具理性的结盟不仅“长君之恶”,而且“逢君之恶”(《孟子??告子下》)。大数据、算法比我们自己更能监测和理解自己的感觉。我们为之惊叹的“人性化”不过是算法的结果。在最基本的层面上说,人性的满足不过是一种“投喂”;从更高层面来说,人性的满足仅仅是一种单向度的牵引与控制,是一种温柔的绑架,让人欲罢不能甚至浑然不觉地成瘾、沉湎。
第三,在感受力被数据化和技术加强的情况下,人自身的现实感受力、表达力反而在下降,反智和愚钝化的现实已经表现得十分清晰。赫拉利所谓“退化的人类滥用进化的计算机”“可能只会增强人类的‘自然愚蠢’”等判断,与马克思的警示如出一辙:“我们的一切发明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元宇宙的出现将把这种状况推向极致,其中最值得我们沉思的悖论就是:人的愚钝化恰恰是所谓人性化追求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沈湘平《元宇宙:人类存在状况的最新征候》)
1. 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天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书圣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绘的“极视听之娱”的境界。
B. 元宇宙的出现是人类科学技术创新的成果,也是技术迎合人原始、感性欲望的表现。
C. 刘慈欣反对发展“元宇宙”的重要原因是虚拟世界降低了人的现实感受力和表达力。
D. 虚拟世界能帮助人们获得沉浸式的感性体验,说明人们已经驾驭和支配了工具理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充满思辨色彩,指出元字宙是技术“人性化”发展的结果,同时又存在“太人性”的弊端。
B. 文章对元字宙解放人性的局限性的剖析,是以作者对元字宙这一新生事物的深入认识为前提的。
C. 文章引用尼采、赫拉利、马克思等人的说法,意在为相应的观点提供事实论据,增强说服力。
D. 文章论述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先由古文引出话题,再分析原因,然后分点阐释、深入探究。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宇宙让人们“极视听之娱”,但这可能是一种温柔的绑架,使人们越发沉湎于虚拟世界,不愿向外探索。
B. 技术进步伴随着一些不确定的风险,作者引导人们思考技术进步带来的隐忧,防止迷失自我。
C. 数字化技术本身所蕴含的人文意蕴是毋庸置疑的,但它又使得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状况面临新的悖论。
D. 与原初现实相比,虚拟世界能给人以更丰富、细腻的感性体验,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现实的感受力。
【1~3题答案】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今天每一个人都能”错,范围扩大,原文为“每一个沉浸于元宇宙中的人”。
C.“重要原因是虚拟世界降低了人的现实感受力和表达力”错,张冠李戴:原文是“虚拟世界依靠‘游目骋怀’方式满足人性的感性欲望,不仅很大程度封存人们对原初现实的体验,也日渐封存了人类扩展真实的‘星辰大海’的外延性的愿望,使人们日益‘宅’‘卷’在虚拟的意向性世界中。这也正是《三体》作者刘慈欣反对发展‘元宇宙’的重要原因”。
D.“说明人们已经驾驭和支配了工具理性”错,曲解文意,原文为“人们获得沉浸式的感性体验,自以为驾驭和支配了工具理性,其实恰好相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电竞圈的新闻不断刷屏社交网络,让曾经小众的电子竞技走进更多人的视野。11月5日,杭州亚组委宣布英雄联盟、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8个项目入选杭州2022年亚运会正式竞赛项目。而在此之前,电竞项目一直以表演项目的身份出现在亚运会舞台上。11月7日,EDG战队战胜韩国的DK战队获得2021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冠军,刷屏各大社交网络,在新浪微博,央视新闻发布的EDG夺冠话题阅读量约38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