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20字。
决胜2006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文章修改
应城市杨岭中学 李伊龙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修改是写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初中写作训练的基本要求,也是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的一个重要环节。课标也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信息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个性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初中语文第六册“写作部分”第四单元特别安排“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的训练。《考试说明》的“写作部分”也指出:“要求学生就文章作出自己的评价和判断;修改文章,包括汉字使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等。”
自从1999年湖北省武汉市首次将作文修改纳入中考考查范围以来,这种重在考查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新题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考语文试卷之中。以2005年为例,就有陕西、河南、黑龙江、安徽、昆明、广州、杭州、玉林、武汉、黄冈、襄樊和孝感等近二十个考区选用了这种考查方式。有道是“文章不厌百回改,佳作俱从改中来”,对于写作经验欠缺的中学生来说,修改更是斧正、润饰文章的必要手段。因此,通过对作文修改能力的考查,既能够检测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能够倡导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的良好学习习惯。我们中考前加强对文章修改的专项训练,不仅是为了考试得高分,更可以让学生的作文跨越一个台阶。
文章修改一般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1)基本书写诊断,包括汉字书写、标点的使用。
(2)语句诊断,即遣词造句,包括词语的选择运用、搭配,句子成分的搭配,句式的选用,修辞的运用,以及人或物的描写等方面的毛病。
(3)写法诊断,即谋篇布局,包括文章结构,文章立意,取舍材料,写作方法,写作技巧等方面的毛病。
(4)综合评价,即对文章进行全面性的综合评价,包括对文章的语言修辞、内容结构、文体特征、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的评价。
其中,基本语言修改是初级层面,写法修改、综合评析是高级层面。
我们说,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因此,修改也必须以“达意(意思、内容)”为目标,通过增、删、调、换、改等方式实现语言的升级。下面,笔者根据中考考点设置的重点,先对语言修改的方法作些分析。看下面的例子:
多给老人精神安慰
今年寒假,老师给我们留下了一项特殊作业:给长辈洗洗脚。除夕夜,我为奶奶洗了一遍脚,奶奶笑得合不拢嘴,①妈妈安慰地连连点头,爸爸高兴得忙拿来相机,按动快门,记下了这美好的时刻。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不同时代,人们对“孝”的理解也不相同,因为表达孝心的方式也不相同。古人认为“父母在不远游”,他们把守在老人身边作为第一大孝。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远离父母,远离家乡,③到异地和他乡去学习,去工作,甚至定居国外。④在这些人中,经常给他们的父母寄来吃的、穿的、花的、用的。他们认为,这就是“孝”。他们觉得,⑤只要让父母在生活上过得好,作为小辈的才算尽了孝了。可是,老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通过这次给奶奶洗脚丫,我深深感悟到:当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