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080字。
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
扎实做好2006年的中考复习工作
南康六中 赖积华
(原创)
用户名:laijihua 姓名:赖积华 单位:江西省南康市第六中学
Email:ljh6082188@126.com
一、对今年中考语文复习的认识
1、要深入学习新课标,认真学习《中考说明》,强化目标意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不仅是教学的标准,也是考试的标准。而省里制定的《语文学科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直接依据。为了不走弯路,提高复习的效率,我们要引导同学们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认真学习今年的《中考说明》,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使复习真正取得圆满的成效。
2、要潜心钻研近几年中考命题,探讨预测命题方向。
近几年我省的语文中考试题,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坚持语文改革的方向,坚持”基本稳定,稳中求变,变中求新”。试卷分为“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发挥学生在复习中的主人作用
(1)要稳定学生情绪
现在中考已将进入冲刺阶段,所有老师都严阵以待,而当前同学们对语文复习却存在着这样两种心态:一部分同学认为语文知识点繁多,而且中考侧重考查学生的课外迁移能力,考查课本的内容充其量不会超过12分,因此往往把精力投放在一些“速成”的科目上,复习语文时十分浮躁;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认真复习课本的知识后,也做了大量的阅读题,考试却不见成效,感觉语文复习无从下手,于是干脆放弃。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老师只有告诉他们,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在冲刺阶段,若能够按照老师的复习计划,复习形成知识网络,答题依据正确的技巧方法,稳扎稳打,考试前做到成竹在胸,考试中是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的。
(2)在复习中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历年的答卷中都存在着一些考生不认真看原文,不能认真审题的毛病。平时做阅读练习,一定要养成他们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抓准题眼、抓住关键词句,再作答。告诉他们,书写也应重视,若平时书写潦草,则会在积累中出现错别字,在写作中丢掉书写分。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若平时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的习惯,考试时也就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丢分。
(3)引导学生制定好计划
中考临近,有些同学开始紧张慌乱起来,对下一步的语文复习感到有些困惑,总觉束手无策。在此,我们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引导他们制定好计划,从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上,从复习的方法和巩固的措施选择上作好充分准备。
4、复习课本,梳理知识,拓展创新,开阔思路
复习首先要紧扣课本,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知识梳理,分清主次,各个击破,把最基础的知识掌握牢固。从往年的中考语文试题来看,第一大题的“积累”题目,涉及的多是名句,都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像古诗文中的名句首先要背得准确、熟练,第二大题中的文言文阅读语段,如果课内文言文掌握得好,也为完成好课外文言文的阅读题目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现代文阅读题目中常会出现考查字词的题目,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在复习过程中将现代文中的重点词语掌握好。同时,要求他们要多阅读课外的內容,多研究有创新意义的新题目,开阔思路,做到举一反三。
5、注重理解,提高综合能力
中考语文试题的基本题型及结构已经非常明确:从近年来中考试题来看,真正从课本上照搬知识来考查学生的题目已经不多,即使有,也多是需要学生真正地理解而且会熟练运用。例如名句积累的题目中,大多数题目并非是简单的出上句,让考生填下句,而是提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