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归去来兮辞》说课简案<br>
泼河高中 管波<br>
一、明确教材地位及作用<br>
《归去来兮辞》是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第六单元的最后一课,是一篇自读课文。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高中语文教学,应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第一册共有三个单元的文言文12篇,其中6篇是自读课文,这说明,高一阶段既是对初中所学内容的强化和拓展,也是实现教师由“教”到“不教”的过渡时期,所以,本课处在本册结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r>
二、明确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br>
教学本文的关键是阅读和理解,即通过阅读作者在文中所记之事,来理解陶渊明为什么要辞官归田,以及他在文中抒发的思想情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并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2)、理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br>
由于这篇文章篇幅较短,文字浅显,学生在课堂上自读学习,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教学中大部分时间应以诵读为主。而作者在叙事时所融入的强烈较难理解,因此,确定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诵读,同时,在诵读中引导、点拨学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