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归去来兮辞》教案<br>
泼河高中 管波<br>
[教学目标]:<br>
1、 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br>
2、 理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br>
3、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br>
[教学重点]:<br>
诵读,在诵读中引导、点拨学生进行理解<br>
[教学难点]:<br>
如何认识陶渊明在文中抒发的思想感情<br>
[教学方法]:<br>
讨论、点拨、引导<br>
[教学过程]:<br>
一、 回顾导入<br>
二、 [引导] 学生看课文注释(1),了解作者情况和有关背景<br>
补充:(1)自号“五柳先生”<br>
(2)《宋书*陶潜传》中关于他“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赋《归去来》”的事<br>
三、 辞的文体特点 (见活页)<br>
四、 布置自读课文<br>
要求:借助注释和工具书<br>
1、 能解释常用文言字词<br>
2、 能翻译课文词句<br>
3、 能判断特殊文言句式<br>
4、 思考: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br>
五、 [讨论] 检查自读效果 (检测试题见活页)<br>
六、 [引导] 点拨课文内容,指导背诵<br>
诵读指导<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