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全一册ppt(课件、试题,39份打包)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一课件
  • 文件类型: doc, ppt
  • 资源大小: 92.82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10/9 22:04:1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50
  • 下载点数: 1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1全一册(课件、试题) (39份打包) 部分内容与http://www.ht88.com/downinfo/778825.html相同。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单元主题悦读一话题一赤子情怀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19.doc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二A卷学业水平达标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1.doc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二B卷能力素养提升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2.doc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三A卷学业水平达标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4.doc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三B卷能力素养提升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5.doc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四A卷学业水平达标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7.doc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四B卷能力素养提升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8.doc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A卷学业水平达标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10.doc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11.doc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单元主题悦读二话题二英雄礼赞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13.doc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单元主题悦读三话题三高风亮节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15.doc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单元主题悦读四话题四精神家园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17.doc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89.ppt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91.ppt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93.ppt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100.ppt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小狗包弟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102.ppt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104.ppt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96.ppt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包身工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98.ppt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99.ppt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109.ppt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111.ppt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大堰河_我的保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112.ppt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阶段质量检测二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22.doc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阶段质量检测一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24.doc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八第三单元第8课小狗包弟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27.doc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二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29.doc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九第三单元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31.doc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六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32.doc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七第三单元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35.doc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三第一单元第3课大堰河_我的保姆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36.doc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38.doc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第四单元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40.doc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一第四单元第11课包身工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43.doc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四第二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45.doc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五第二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47.doc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一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50.doc
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综合质量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06151.doc

  单元质量检测(二)   (A卷 学业水平达标)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巩固(22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无能为也已
  B.往而不反者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此亡秦之续耳
  解析:选D A项,已—矣。B项,反—返。C项,蚤—早。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B.愿足下更虑之  更:更加
  C.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见:被
  D.秋毫不敢有所近  近:接触、沾染
  解析:选B B项,“更”,再,再一次。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是寡人之过也  行李之往来
  B.秦王还柱而走  倚柱而笑
  C.君为我呼入  窃为大王不取也
  D.因击沛公于坐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解析:选B B项,均为连词,表修饰。A项,结构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介词,替,给/动词,认为。D项,介词,趁机/副词,于是。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拔剑撞而破之
  解析:选B B项为意动用法,其他三项均为使动用法。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大它西边的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
  综合质量检测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贤的道德精神是可以“看见”的
  乡贤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资源。费孝通先生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乡土性的中国,对传统文化的追怀必然要重视乡贤文化。
  谁是乡贤?或者说谁有资格称为乡贤?大致来说,乡邑有道德声望和卓越建树的人方可称为乡贤。有没有一个标准呢?因时代不同而标准不同,但总的说来,古代标准的尺度,权衡在地方人心,落实在乡贤祠的祭祀上。一个乡邑中人,品学为地方所推崇,死后被题请祀于其乡,入乡贤祠,受春秋致祭,便称乡贤。乡贤文化属于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乡贤所创造的具有人文价值的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当我们称乡邑某前人为“贤”的时候,是包含道德层面的肯定和赞誉的,所以乡贤文化无疑是人文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
  清代史学家全祖望对乡贤文化的认知让我们很有启发,他辞官回乡以后,花了很大的精力对乡贤事迹深入发掘,为地方文化谱系建立永存的标识,其目的正如他在《感怀》诗中所说:“古人观世道,首重在人心。天地纵多故,此志终昭森。”这里的人心,是乡贤的道德高度,是一种至善大有、忠贞正直、悲天悯人、推己及物的典型人格。
  当然,乡贤文化是一种地方性人文标识,我们评价乡贤文化应有切实的地方视角,以“地方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来观察地方乡贤的道德风范和精神高度,并发掘出其地方文化根性。就此而言,我们可以将乡贤大致分为“当地的贤达”和“与乡邑具有地缘关系的贤达”。前者一般指乡邑士绅,他们在人格精神上保持高风亮节,在为人处世上谨慎谦退,在行为姿态上勇于担当,因此在地方享有很高的威望和信誉,是乡邑发展、稳定、和谐的主导力量。很多地方的文化精英走出了乡邑,但他们从方言音声到性格风尚、观念行为都带有乡园烙印,其实践成果和道德文章可能在更广泛的范围产生影响,但都与其乡园有着天然联系,因此应注意乡贤文化与整个历史传统文化的关系。举例来说,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思想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表达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和道德高度,具有历史的典型意义,如果将其放到吴文化的范畴中,他们都是苏州的乡贤,其思想观念都和苏州乃至江南之地域、人文密切相关,自然属于乡贤文化。
  在乡贤的人文道德力量传播影响方面,文献、文物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地方文献是乡贤事迹的载体,地方志中各类《人物志》往往首重乡贤,历代《乡贤考证》类的专书林林总总,谱牒家集更是汗牛充栋。这类文献的收集工作历来受到重视。文物是乡贤文化的物质遗存。庙祠、故居、碑志等故物是乡贤生活和思想的实证,其存在就是一种历史叙述。明人李东阳认为,乡贤与自己同生于一方水土,成长于同样的人文环境,如果知其名、晓其事,目睹其庙祀遗貌,崇敬、仰慕、效法之情就更易产生。这说明,乡贤的道德精神是可以“看见”的,而“看见”能产生感召力,形成亲近感,使人见贤思齐。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乡贤文化的建设上,应该对乡贤文物遗存给予足够的重视。
  文献和文物使乡贤的道德精神“看得见”,其实乡贤文化之所以产生影响,除“目染”之外,还在于“耳濡”。基层社会的文化常常通过口耳相传,人们在习得中形成精神熏陶。言偃作为孔子的“南方夫子”的事迹随着常熟“言子巷”的地名而自然为今人默念不忘,范仲淹设义庄、建义学也早已成为民间佳话而流传,周顺昌“好为德于乡”的事迹则与《五人墓碑记》同样深入人心。
  当然,古今文人重视乡贤,努力建构乡贤文化,其化育影响的作用亦不可忽视,这方面的工作应当加大力度。建构乡贤文化,要有足够的地域文化修养,同时以深厚情感投射于乡贤人物,用时代语言和历史逻辑构筑起思想的河床,用可以感知的乡贤事迹铺垫出道德文化的高地。
  (选自《新华文摘》2015年版,有删改)
  1.下列有关“乡贤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乡贤”是乡邑有道德声望和卓越建树的人,包含人们对其道德层面的肯定和赞誉,乡贤文化对于地方人文道德建设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B.乡贤文化也是乡贤的道德精神的具体表现,它是具有人文价值的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具有浓郁的乡土性特征,是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C.乡贤文化的物质遗存是文物,这些文物的存在能产生感召力,使人见贤思齐。因此,建设乡贤文化,应高度重视对乡贤文物的保护。
  D.乡贤文化的教育作用值得重视,以丰厚的文化修养,深厚的情感投射,时代的语言,历史的逻辑,可感知的乡贤事迹,可铺垫出道德文化的高地。
  解析:选A “对于地方人文道德建设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错,原文第二段说的是“乡贤文化无疑是人文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乡贤包括“在当地的贤达”和“与乡邑具有地缘关系的贤达”,一般前者指在地方享有很高威望的乡邑士绅,后者一般指走出了乡邑的一些文化精英。
  B.乡贤文化的教育作用很早就为学人所认识,清代史学家全祖望深入发掘乡贤事迹,就是要推重至善大有、忠贞正直、悲天悯人等道德品格。
  C.乡贤文化是一种地方文化,在本质上属于中华传统文化,发掘乡贤文化的文化根性,其审视评价的视角其实与一般文化别无两样。
  D.文献、文物使乡贤精神“目染”,名贤故事让乡贤佳话“耳濡”。乡贤文化就这样 通过耳濡目染,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精神熏陶。
  解析:选C C项中“其审视评价的视角其实与一般文化别无两样”的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文中第四段说“评价乡贤文化应有切实的地方视角,以‘地方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来……”,由此可知,审视评价乡贤文化的视角与一般文化是有区别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贤与同乡邑的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人文环境相同,乡贤的道德精神更容易令人崇敬、仰慕、效法,因此构建乡贤文化意义重大。
  B.离开了乡邑的乡贤,他们的实践成果和道德文章可能在更广泛的范围产生影响, 从而使乡贤文化与整个中华历史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C.乡贤人文道德力量的传播离不开文献和文物,它们是乡贤文化的文字载体和物质遗存,如果文献流失、文物毁灭,乡贤文化自然就会随之消亡。
  D.乡贤的评判标准既有地域性,亦有时代性。但不管处在哪个地域、哪个时代,品学成就、道德风范、精神高度始终是评判乡贤的重要尺度。
  解析:选C “如果文献流失、文物毁灭,乡贤文化自然就会随之消亡”的说法过于绝对,文中说“文献和文物使乡贤的道德精神‘看得见’,其实乡贤文化之所以产生影响,除‘目染’之外,还在于‘耳濡’”,由此可知,文献流失、文物毁灭只会让乡贤文化无法“看得见”,并不会使其消亡。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中,举明经,补临清尉。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署为度支判官。累进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异绩。召授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俄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梁崇义反东道,耽进屯谷城,取均州。建中三年,徙东道。德宗在梁,耽使司马樊
  ……
  单元质量检测(三)   (A卷 学业水平达标)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桎梏(kù)       浸渍(zì)
  长歌当哭(dàng)  前仆后继(pū)
  B.叱咤(zhà)  步履(lǔ)
  天高地迥(jiǒng)  熙熙攘攘(rǎng)
  C.炽烈(chì)  症结(zhènɡ)
  味同嚼蜡(jiáo)  毁家纾难(chù)
  D.莅临(lì)  戕害(qiāng)
  不着边际(zhuó)  缠绵悱恻(fěi)
  解析:选D A项,“梏”应读gù。B项,“履”应读lǚ。C项,“症”应读zhēng,“纾”应读sh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A.察言观色  谦逊  蒂造  菲薄
  B.黯然泣下  贸然  部署  恪守
  C.桀骜不驯  沧茫  景仰  阐述
  D.陨身不恤  厮打  震慑  辗转
  解析:选B A项,蒂—缔;C项,沧—苍;D项,陨—殒。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________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②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________用吃的东西款待它。
  ③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________。
  A.欣然    往往    敬仰
  B.毅然  常常  景仰
  C.毅然  往往  景仰
  D.欣然  常常  敬仰
  解析:选B 毅然:坚决地,毫不犹疑地。欣然:愉快的样子。常常:(事情的发生)不止一次,而且时间相隔不久。往往: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或经常发生。景仰:佩服尊敬;仰慕。敬仰:敬重仰慕。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B.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C.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D.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
  解析:选D D项,“启超没有什么学问”话未完,“学问”后的逗号应改为破折号。
  5.(大纲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课时跟踪检测(一)  沁园春  长沙
  (时间:40分钟 满分:50分)
  一、基础巩固(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沁园春(qìn)     给予(jǐ)
  思忖(cěn)  挥斥方遒(qiú)
  B.休憩(qì)  筵席(yàn)
  鱼翔浅底(xiáng)  橘子洲头(jú)
  C.百舸(gě)  修葺(qì)
  擢升(zhuó)  莘莘学子(xīn)
  D.寥廓(liáo  kuò)  赡养(shàn)
  福祉(zhǐ)  浪遏飞舟(è)
  解析:选D A项,“忖”应读cǔn。B项,“筵”应读yán。C项,“莘”应读shē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A.漫江碧透 轻歌慢舞 火势蔓延 漫无边际
  B.苛政如虎  峥嵘岁月  道路坎坷  沉疴痼疾
  C.苍茫大地  苍海桑田  天下苍生  满目疮痍
  D.谁主沉浮  安祥自在  材料翔实  吉祥如意
  解析:选B A项,慢—曼。C项,苍海—沧海。D项,安祥—安详。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那个时代的热血青年,写出了不少激浊扬清的好文章。
  B.没有中国共产党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解放是不可能的。
  C.中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的时代,应该好好学习。
  D.有一些人打着行为艺术的旗号,公然在大街上或袒胸露背,或披头散发,意气风发,哗众取宠,其行为为世人所不齿。
  解析:选D A项,“激浊扬清”,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清除坏的,发扬好的。B项,“中流砥柱”,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C项,“风华正茂”, 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D项,“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昂扬。属于褒义词,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B.古代神话虽然玄幻诡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C.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学广泛载入中国文学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D.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解析:选B A项,搭配不当,“充满”与“辩证法”不搭配。C项,成分赘余,应去掉“就”字。D项,语序不当,应改为“希望该过程中不仅技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艺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5.下列诗句都是描绘秋景的,与《沁园春 长沙》意境相似的一项是(3分)(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