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槐树叶》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3300个字。
《一片槐树叶》教案
导入
师:老师是在南方上的大学,在学校的时候啊,老师总是去学校的一个湖附近去闲逛,因为这个湖和老师家附近的一个公园里的湖很像。老师知道咱们班级很多同学是住校生,尤其是外地的同学可能要很久才能回家一次,老师想问问同学们,有没有什么事物是能在不经意间就勾起你对家的思念的?
生答
作者、写作背景简介
师:一副旧画、一首老歌,在外人看来或许不起眼,但对于一些人来说,有时这些简单的事物这些却能触碰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引起人们的种种联想。每个人的心中对家乡的情感都有不同的寄托,对纪弦老先生来说,他的思乡之情就寄托在了一片槐树叶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现代诗——《一片槐树叶》。首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然后说说你感受到的诗的情感。
生:给我的感觉很伤感。
师:同学的感觉很准确。我们在读任何一篇作品的时候都要结合作者的经历、作品的写作背景。哪位同学知道纪弦是何许人也?
明确作者、写作背景:纪弦(1913~2013.7月22日),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另两位为覃子豪与钟鼎文),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纪弦不仅创作极丰,而且在理论上亦极有建树。他是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他主张写"主知"的诗,强调"横的移植"。诗风明快,善嘲讽,乐戏谑。他的诗极有韵味,且注重创新,令后学者竞相仿效,成为台湾诗坛的一面旗帜。
本文写于1954年,当时诗人已经离开大陆故土六年了,思乡之情与日俱增。一次偶然间翻动旧书,夹在书中的一片槐树叶赫然映入眼帘,由此触发了诗人情感中最敏感的一根弦,诗人感情战栗了,他的感情掀起了波澜,于是他便借这一小片槐树叶尽抒思乡之情。
赏析
一、整体感知情感
师:了解了诗的写作背景,结合刚刚初读课文的体验,同学们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语速来读这首诗呢?
生:语调低沉带着善感的情绪伤感语速舒缓
师:很好,那现在请同学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首诗的乡愁同我们刚刚学过的同样表达思乡之情的《长城谣》相比,他们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有没有什么不同?
生:长城谣更激昂,气势恢宏。《一片槐树叶》的情感更细腻、婉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