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六则导学案2
- 资源简介:
约2930个字。
《论语六则》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孔子及《论语》的有关常识。
2. 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感知古今汉语的异同。背诵并默写课文。
3. 积累文言字词,会翻译课文。
【学习重难点】
学习目标2.3。
【自学检测】
1.孔子,名丘,字,春秋末期的家、家、家的创始者,被后世尊称为“圣人”。
2.《论语》是及记录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全书共二十篇,行文以为主,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南宋朱熹把《论语》和《》、《》、《》合为《四书》。
3.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字注音
(1)愠(2)罔(3)殆(4)论语
(5)逾矩(6)焉(7) 不亦说乎(8) 好之者
(9)子曰
【设问导读】
1.学生朗读课文,朗读文言文要注意以下问题: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用铅笔在书上划分其他五则的朗读节奏。读一读,看谁读得好。
2.结合注释,自己翻译或同桌互译课文,把注释里你认为是重点的词标记出来,提出你不理解的字词句,师生共同解决。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翻译时应以直译为主,实在难以直译时可辅以意译。人名、地名不译;单音节词语翻译成双音节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