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40字。
<石壕吏>教学设计
肖巧丽
一、指导思想
初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感觉有些困难。因此,针对本文故事性强的特点,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课本走进生活,通过改编表演,自主学习,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获得新的学习体验。
二、教学、学法及其目标
1、 带着教材走近生活。学生根据课文自编自导自演本剧。包括揣摩人物动作、语言、确定主题音乐等。
2、 积累感悟,体味背诵。
三、教学仪器:录音机、投影仪
四、学、教过程
(一)让学生带着教材走近生活
1、 导入。同学们都喜欢看演出,不知有没有尝试过自己当一回编剧、导演、主演、灯光师、音响师?如果有兴趣,今天就试它一回,将<石壕吏>改编成课本剧。
2、 熟悉课文
(1) 全班同学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 讨论:课文的感情基调就是怎样的?可以选配什么风格的音乐?
(提供带有悲剧色彩的音乐,供学生选择。其中之一,可等选配<二泉映月>,播放配乐朗诵,让学生感受体会。›
★ 课堂突破:(带有悲剧色彩的)最好是中国风格的,带有西北情调的音乐――与作品的背景,题材相吻合。
(3) 学生试读课文,要求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人物的感情读出来。
3、 理解剧情,编写剧本
讨论:编写就注意什么原则。
教师可适时提供材料:我国著名文学家与电影剧作家夏衍,在改编<祝福>,<林家铺子>时,对自己提出了三点要求:①忠于原著的主题思想。②力求保持原著的艺术风格。③为了使没有读过原著,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人情风俗缺乏了解的观众易于接受,而作一些通俗化的工作。
第一部分
(1) 学生朗读
(2) 给诗中的四个人物设计动作
“我“:天黑时公投宿石壕吏村一户人家。
差吏:深夜偷袭,如狼似虎,凶神恶煞。
老翁:出门周旋,惊恐万分。
落实字词:暮、夜、愈、走、看。
(3) 想一想
差吏为什么不白天捉人,而在夜里?
第一、县吏捉人之事经常发生。
第二,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在百姓已经入睡的深夜突然袭击。
老翁、老妇的反应为何如此之快?
(百姓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
★ 课堂突破:逃生的本能,使老翁反应如此快速、敏捷;说明抓走老汉已有先例。
★ 社会现状:
兵荒马乱,鸡犬不宁。酷吏横征暴敛,胡作非为,鱼肉百姓;百姓居无宁日,生活苦难悲惨。
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