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一中2013级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2/9 9:14:3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6290字。

  聊城一中2013级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  (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时令、文化、风俗三节合一的“清明”,自唐宋以来,多有游艺活动,随着时间(流逝/流失),游艺渐次退出。清明的文化符号,只剩添土追思和扫墓踏青。而“清明雨”也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寄托愁思与缅怀之情的独特物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笔下这场妇儒皆知的“清明雨”,正是因凄凉、忧伤的意味而深入人心。在追思先人的日子,心怀(悲戚/悲泣)之人看清明细雨,会赋予眼前淅沥一层悲凉;而乍暖还寒的清明,冰冷的细雨滴落肌肤,更加剧人们的这种心理(反映/反应)。“清明雨”不是“润物细无声”的温情脉脉之雨,而是添人愁绪的凄凄切切之雨。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渐次   乍暖还寒          B.缅怀  妇儒皆知
  C.赋予   凄凄切切          D.加剧  温情脉脉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流逝    悲戚     反应 B.流逝    悲泣     反映
  C.流失    悲戚     反映 D.流失    悲泣     反应
  3.下列诗句中的“雨”和材料中的“清明雨”意味相近的一项是
  A.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B. 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
  C.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D.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 国庆期间上映的电影《建国大业》和《风声》,票房都超过了3亿,其他同类型的国庆献礼片只能望其项背了。
  B. 国庆阅兵仪式展示了中国自主研究的先进的信息设备,国外媒体包括华人报纸纷纷报道,无不为之侧目,赞叹中国人的创新能力。
  C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D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俄裔学者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后,俄罗斯总统当天批评俄政府没有在年轻学者毕业时为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条件,导致人才流失。
  B.在国际宇航大会上,曾在美国接受教育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提出中国将于明年发射“天宫”二号小型空间实验室。
  C.屠呦呦获得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项,本质上就是一个表彰人类科学最高成就的荣誉,它同时也表明了中国的现代医学发展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D.中印尼合作建设雅万建设,发挥铁路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服务保障作用,深化我国与东南亚相关国家铁路合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孟郊《游子吟》中那位“游子”的情怀,其实也是今天到处漂泊的人们的心声。为了种种原因,离开故土,走上了漂泊之路,其间的情境今古有天壤之别,但其心理和情绪却跨越千年,彼此相通。孟郊时代的时空距离比今天当然小得多,但在今天我们有了天涯咫尺的时空经验,却仍然无法消除我们“游子”的感情。孟郊发现的其实是一个永恒的人类命题,这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