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总——非文学性文体专题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0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4/21 21:23: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6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1520字。

  2012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总——非文学性文体
  (宝山)阅读下文,完成1一6题。(17分)
  重阳节启示:文化的生命传承
  顾晓鸣
  ①国庆刚过,又临重阳。重阳(农历九月初九),这由“九”和“九”两个阳数叠加而成的时日,谐音“久久”;这一天“登高”的习俗,又喻指着:人往高处走,一年的形成到了提升超越的时刻。
  ②在这样一个时刻,用心体会与传统佳节相连的中国文化中关于时间、生命和生活,以及个人、人生和社群的深邃智慧,有助于把外在的节日安排,转化为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地区内在的节日持守(过节礼仪和习俗);有助于通过“创旧”,创新出各种与相应佳节有关联的独特活动和文化产品;更可以明白传统佳节成为现代生活中法定节日的深远意义。
  ③传统佳节是人类社会文化特质的外显,在生命和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个时间节点被标记为民族的节日,以族人富有生命意蕴的节庆活动激活之,彰显之,流传之。这是一个“文化记忆”的重要机制一一一是文字,而是仪式,而“节日”就在这两个方面,突出地镌刻着历史流程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等词汇,是那样的隽永醒目,结晶了丰富、动态、充满生机的文化意蕴;与之相连的节庆活动和礼仪以及食品、衣妆等,是生活过程中的“文化语言”,通过亲子的生命传递和行为习得,世事悠悠永流传。这启示我们,当有了以这些传统节日标识的时间点之后,如何传承和创建相应的、能充分显示节日文化内涵的活动和礼仪,是一个课题。
  ④重阳节是“老人节”。“老人”,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中都有的“长者”或“长老”(Elders),这既是一个家庭中孩子的父(母)辈,血缘的祖先,更是一个社会的先人,代表着整个民族的智者,象征着文化传统的创造和传承的生命源头。在这个意义上,重阳节作为老人节,本质上就是关怀父母,彰显老一辈的生命给予,尊崇传统的久远绵长。重阳节堪称中国的父母节,而较之一般的母亲节和父亲节,含义更为深刻。
  ⑤重阳节尊崇“老人”,不仅仅是彰显中华文明“尊老爱幼”的传统,而有着更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国的“孝”文化曾被封建社会蒙卜尘埃,但简单的“文字考古”就可以使人豁然领悟其超越时代的意义:在汉字中,“老”和“孝”在字形上是同根的。由“孝”派生的“教”,是如此奇妙地把作为“生命共同体”的“人”,与“文”相连,昭示着文化传递和创造性转化的内在机制一一以活的生命和生活的传承和活动,创造和继续民族的文明及其一切成这样内在的双重意义。
  ⑥       ,从人类学的高度,一年一度的佳节,尤其在中国,都与时令和节气相关联,无数诗词与时令唱和,体现着个人的生命与大自然万物的交相呼应,凸现了自我在自然中的生存,总有着一种生命的提示:崇生、养生、爱惜生命、敬畏自然。就在这样一种节期的安排中,个人超越客观的社会差别和经济状况,获得自我的回归。这里既有着现代人所悟到的“休闲的本质”,更有着中国文化特有的“天人合一”的积极的生活理想境界。在屈原的《远游》诗里,“重阳”即指“九重天”,并且他在《离骚》中已反映了饮菊的习俗,岂不正是佳节蕴含的人与自然物“合一”的写照吗?
  ⑦这种境界又与中国哲人倡导的“仁”的精神互为表里:当我们“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时候,亲友就是惦记着和思念着的“他人”,这种情愫由家庭扩及社群和家乡,佳节又总是举行各种品味和传达乡里乡亲的社会活动的最佳时机:几千年来,无穷无尽的社群性活动,曾被创造,并将繁衍更嬗,蔚为壮观。
  ⑧因此,佳节的服务经济、体验经济及其旅游产业和各种文化产品的发明创造,都是节日有机的伴生物,只是其中的高雅低俗精致粗鄙之分,全在于我们对于传统佳节在这种生命层次上的认知。通过对节日的“本真”的认真探求和开掘,才能使节日文化与节日经济相得益彰,共创双赢。学习传统佳节的文化意义,学会“过节”,赋予我们今天的教育以生命的形态和流程,真正使包含物质生产和消遣过程在内的“过节”,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民间母体”,形成完整的民族文化传承的生命机制,使一切中国和人类的文明成果,以一种更富参与性和共创新的生命当时被教授和习得,得以久久流传;这时,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亲”不也同时就是自己的文化认同、归属和依恋吗?
  1.说说第②段中“创旧”一词在文中的含义。(2分)
  2.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⑥段开头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    )(2分)
  A.可是;    B.总而言之;    C.退一步说;    D.更进一步。
  3.关于重阳节文化内涵理解最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通过生命传递和行为习得而得以永久流传。
  B.彰显中华文明“尊老爱幼”的久远传统。
  C.昭示着文化传递和创造性转化的内在机制。
  D.体现“天人合一”的积极的生活理想境界。
  4.分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5.分析第⑦、⑧两段中引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不同作用。(4分)
  6.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简要介绍重阳节。(3分)
  参考答案:1.对传统节日节庆活动形式与文化产品的推陈出新(创建)。(2分)
  2.D(2分)
  3.A(3分)
  4.承上启下,承接上文重阳节日来临,说明将传统佳节与中国文化相连起来思考的三大作用,为下文具体论述雨阳节节日文化内涵与传承与创新节日的活动仪式张本。(3分)
  5.大意:第⑦段由过节“思亲”情愫以及这种情愫外延(范围)的扩展,说明节日文化中体现“仁”的精神;第⑧段引用古诗,说明过节“思亲”即是文化认同、归属和依恋,进一步闸述探求节日文化内涵、学会“过节”的意义。(4分)
  6.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它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之一。重阳节是老人节,“九九”谐音“久久”,有关怀父母,祝愿老人“延年益寿”之意。旧时有饮菊、登高等习俗。(3分)
  (崇明)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柯布西耶和他的建筑思想
  ①上世纪二十年代,一位建筑师这样规划理想中的“光辉城市”:
  ②“一天早上,你在宽敞明亮的房间中醒来,室内温湿度宜人,这是因为配备了先进的中央空调系统。房屋的尽头是一面完整的中空玻璃墙,清澈的绿意在窗外徐徐展开。”
  ③今天的我们惊讶地发现,某些瑰丽的想象,比如中央空调系统、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