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导学,品散文融情于景之美——《春》课堂实录及主题研究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8/15 21:25:2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4 总计:12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940个字。

  以读导学,品散文融情于景之美——《春》课堂实录及主题研究
  天一学校王艳玲
  【主题概述】
  朱自清的《春》是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本单元要点是引导学生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善于从美的事物中发现美,并用美的语言表现美。《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以清新淡雅,自然隽秀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的特有景象,并感受到春天带来的蓬勃生机和孕育的无限希望。无论是选材还是构思,都紧扣春天的特征,在语言的表达上也能体现出作者由衷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因此《春》作为“多彩四季”这一单元主题的首篇散文是有其道理的。由此开始,继而学习后几篇课文,加深人们热爱自然的情感也是有益的。
  《春》在新教材中属于传统篇目,怎样既把握准写景抒情类散文的特点,又突破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品味到本文优美的语言和作者的情感?教者针对文体,在“教什么”“怎么教”上作了新的思考和尝试,让学生在提前发放导学案的前提下完成前置性学习任务,课堂上老师“以读导学”,用“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多形式朗读明白作者的发现,体会作者对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正切合本届初中“黄海潮”教研活动的研究主题——“主问题互动导学研究”,它是上一届活动主题“有效提问(训练)与有效课堂”的继续与深化。学生在初始阅读体验时就已感受到文章的景美,课上当老师抛出主问题“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些景致写得这么美,他抓住了哪些词把景物写活了?”时,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一切都在老师引导个性化朗读、小组赏读和师生互动品读的环节中充分呈现,而“融情于景”则是同学们在赏读《春》中贯穿始终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掌握了写景抒情散文的特色。
  【课堂实录】
  (课前板书课题和作者)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春》。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阅读。谁能说说,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你是抓住了什么样的感情,用一种什么样的语调来读的。
  生:读本文,首先会包含着一种感情去读,就像春天的温情一样,缓缓的,慢慢的,边读边体会出春天那种温暖的感觉。
  师:老师想问一问大家,你喜欢这篇文章吗?觉得它美吗?为什么?
  生:我喜欢这篇文章,我觉得它很美。因为它有生命力。
  生:我喜欢这篇文章,它很美。因为作者他把春天的生机、活力写出来了。
  生:他是通过什么写出春天的美的呢?
  生:是通过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还有春天的人们来写的。
  师:是的,作者不仅仅写春天的景物,还写了春天里的人。(板书:景美人美)
  师:同学们在读这篇散文时,不仅注意到了语速要缓慢些,语调要柔和些,还带着一种对它的喜爱之情来读。我们就来试试,看第一节怎样读好呢?哪位同学给大家示范一下?
  生:(读第1节)
  师:你先来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好吗?
  生:这一段首先两个“盼望着”写出了人们对春天的企盼;然后“脚步近了”就体现出了春天慢慢来了。“东风来了”好像预先知道了一样,先给人们一个消息,告诉人们春天来了。所以要读得缓慢一些。
  师:东风其实就是报春的使者。我想问一问,如果我们把“盼望着”去掉一个,你再读读看,效果会怎么样呢?
  生:两个“盼望着”感情会更强烈些。
  师:可以怎样处理,使感情更强烈些?
  生:重读。
  师:一样的重读?有什么区别吗?
  生:第二个应比第一个读得更重一些,要注意程度。
  师:哪位同学再来试一试?刚才那位女同学已经读得很不错了。
  (男)生:(读)(突出重读第二个“盼望着”,但缺少感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