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32小题,约8540字。
北京四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年级
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Ⅰ卷和Ⅲ卷为模块试题,Ⅱ卷为能力试题)
第Ⅰ卷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4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当(dàng)天 顷(qǐng)刻 舌苔(tāi) 什刹(chà)海
B. 黏(zhān)合 莠(yǒu)民 菜圃(fǔ) 咄咄(duō)怪事
C. 胡诌(zhōu) 偌(nuò)大 思忖(cǔn) 闷(mèn)声闷气
D. 绯(fěi)闻 鸟窠(kē) 倔(jué)强 谆(zhūn)谆教导
2.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A. 焦燥 通宵 哀声叹气 毛骨耸然
B. 连络 孤僻 缠绵悱测 精神焕散
C. 喧嚣 剪缉 血脉喷张 装腔作势
D. 就序 流弊 玩世不恭 飞短流长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孔子曾对着的江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似乎仍能听见先哲那一声深沉而又睿智的浩叹。
②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
③鲁迅的《故事新编》,即使时有戏谑的成分、“油滑”的笔墨,却也总能使我们有真实的体认,得到深刻的。
A. 流逝赞扬启发 B. 流逝赞叹启示
C. 流泻赞扬启示 D. 流泻赞叹启发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如果交通管理部门与产业规划局、土地规划局各自为政,交通拥堵状况就会进一步加剧,让城市深陷“堵局”。
B.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不时看到一些部门的管理人员对老百姓颐指气使,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到了脑后。
C. 要把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保结合起来,不能目无全牛,只顾及眼前利益,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D. 作为公众人物的明星在公开场合说错话,有的时候会为现场增加一点笑料,但如果错得太离谱就会贻笑大方。
5.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联合国报告指出,如果不采取措施缓和人口增长对水土资源构成的巨大负担,环境的恶化将会危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B. 某世界知名航空公司采用这一突破性技术后,飞机的油耗不仅大大减少了,而且飞机的飞行速度也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C. 这次“国学夏令营”的成员,除北京四中的之外,还有来自齐齐哈尔一中、黄冈中学等13所中学的师生也参加了学习。
D. 地铁5号线是北京第一条全线加装安全门的轨道交通线。列车到站时,列车车门与安全门同步开启,以免除安全隐患。
6. 依次填出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
①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
②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
③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
④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
⑤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
⑥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 ③②①⑥⑤④B. ③⑥⑤②④①
C. ⑤④①③②⑥D. ⑤②④⑥①③
7.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和老子合称“老庄”。
B. 韩愈,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苏轼评价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C.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塑造了别里科夫这一典型形象。
D. 《变形记》的作者是意大利小说家卡夫卡,他被尊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
二、课内文言文(每题2分。共16分)
8. 对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凭借) ②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不久)
③景翳翳以将入(景色) ④批大郤(击)
⑤穷发之北(草木) ⑥故夫知效一官(仿效)
⑦其待人也轻以约(宽容) ⑧其责人也详(要求)
A. ①②⑤⑥B. ③④⑦⑧
C. ①④⑤⑧D. ②③⑤⑥
9.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 未有知其修者 B. 善万物之得时
怠者不能修 善刀而藏之
C. 会有四方之事 D.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乃中《经首》之会覆水难收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尝试语于众曰 B. 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有事于西畴安知鱼之乐
C.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吾见其难为 觉今是而昨非
11. 下列对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 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 其责己也重以周(连词,并且)
B. 而我乃不能是(副词,却) 乃中《经首》之会(副词,又)
C.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副词,开始) 泉涓涓而始流(副词,才)
D. 置杯焉则胶(兼词,于此) 复驾言兮焉求(疑问代词,什么)
12. 下列语句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②彼且恶乎待哉
③不辩牛马 ④而征一国者
⑤泾流之大 ⑥强者必说于言
A. ①③⑤B. ②④⑥
C. ①②⑤D. ③④⑥
13. 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当敛裳宵逝
A. 乐琴书以消忧 B. 而后乃今将图南
C. 眄庭柯以怡颜 D. 园日涉以成趣
14.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B. 于是怅然慷慨
C. 不然则其所疏远 D. 依乎天理
15. 下列语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将有作于上者
A. 问征夫以前路 B. 而莫之夭阏者
C. 其为人也,仁义人也 D. 见笑于大方之家
三、填空(每空1分,共14分)
16. 根据拼音写汉字。(每空1分,共4分)
(1)消(qiǎn) (2)(lǒng)络
(3)(gū)负 (4)一(chóu)莫展
17.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文。(每空1分,共10分)
(1),知来者之可追。
(2),鸟倦飞而知还。
(3),亦崎岖而经丘。
(4)寓形宇内复几时,。
(5)怀良辰以孤往,。
(6)怒而飞,。
(7)风之积也不厚,。
(8)①,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②;适千里者,③。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共6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题。(共2分)
可是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它还能表达感情。而贝多芬所做到的一点,也是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做一个疯子,有时清醒就出些洋相或者显示出格调不高的一点,在于他把音乐完全用作了表现心情的手段,并且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着旧的乐式:但是他加给它们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思想高度的那种最高的激情,使得产生于感觉的激情显得仅仅是感官上的享受,于是他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之下竟还有什么样式存在着了。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这是从莫扎特幼年时一个前奏曲里借来的),跟着又用了另外几个很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于是,从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他抛出了同时使用音阶上所有单音的可怖的和弦。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萧伯纳《贝多芬百年祭》)
18. 对上面文段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音乐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创造乐式带来感官的享受,也在于表达出感情。
B. 贝多芬会有出洋相或格调不高的行为,以致别的音乐家把他当做疯子。
C. 贝多芬音乐里蕴含的激情达到思想高度,远超于带来感官享受的激情。
D. 贝多芬既能设计出好乐式,又能根据感情的需要突破旧有乐式的限制。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9~20题。(每题2分,共4分)
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春天从窗外进来,人在屋子里坐不住,就从门里出去。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①),不像射破屋里阴深的那样明亮;(②),不像搅动屋里沉闷的那样有生气。就是鸟语,也似乎琐碎而单薄,需要屋里的寂静来做衬托。我们因此明白,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钱钟书《窗》)
19. 填入括号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阳光是暗淡的 ②风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
B. ①阳光是暗淡的 ②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风
C. ①到处是阳光 ②风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
D. ①到处是阳光 ②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风
20. 结合文段,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第Ⅱ卷
五、课外文言文(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4题。
纵囚论
欧阳修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
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