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教案16
- 资源简介:
约3600字。
《端午的鸭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积累语言的习惯。
2、顺畅流利的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
2、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的无穷趣味。
2、体会将深厚的情感寓于平淡语言描写的写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
1. 预习本文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2. 了解汪曾祺的写作风格。
3.搜集一些各地(或家乡)有关端午风俗、传说的资料或具体实物;想一想自己童年时代最难忘的有关过节的一件事或一件物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情境导入:说风俗
1、 请同学说说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及风俗
如 过年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八月十五吃月饼等,那端午节我们吃什么啊?
同学回答:吃粽子
教师:对,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作家汪曾祺的家乡端午有什么习俗,吃什么呢?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汪曾祺;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是从沈从文。毕业后曾在昆明、上海等地做中学教师,1948年到北京工作一直到去世。
二、默读课文,完成以下工作
1、借助工具书和属下注解解决字词的读音、释意问题。(教师又选择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