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案44
- 资源简介:
约3350字。
三峡
盐城市龙冈初中 胡友彬
教学设想:
《三峡》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作的一篇写景散文,它以简洁凝练、富有概括力的语言描绘了长江三峡四季风光之美,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挚爱之情。它既是优秀的学术著作,又是优美的文学篇章。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全文总分结合,全面描写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总写气势恢弘,分写特征鲜明。同是三峡四季景色,特点绝不相同。 本文的教学难点是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对文言文学习方法、技巧的生疏会使学生仅仅着眼于字词句的翻译,给文章整体的理解带来一定困难。本课主要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增加感性认识,从而整体把握课文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体会语言的优美生动、简练。
2.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语言的简练性。
3.反复朗读、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自读疏通文意、朗诵加强理解、点拨加深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三峡的壮丽风光,培养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 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独特的美,学会抓住景物特点写景的方法。
2. 背诵疏通课文。
教学难点:
1. 品味本文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反复朗读、背诵课文。2.疏通文意。
过程与方法:自读疏通文意、朗诵加强理解、点拨加深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体会三峡的壮丽风光。
教学重点:背诵疏通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品味本文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一、检查预习
师生交流搜集资料
请同学们展示课前让大家搜集的有关三峡的资料。(有关于三峡的图片、诗歌、也有关于三峡工程的一些资料等)由学生提出,教师投影(1)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分别介绍一下;(2)有关于三峡的一些名诗;(3)关于三峡工程的一些简单介绍。
小结:刚才大家找的资料真是丰富啊。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谁能够在大量地快速地掌握信息,谁就可以在竞争中抢得先机,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书本、电视、电脑等等这些媒体都可以帮助我们,关键是我们要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二、 导入新课
老师也找到了一个关于三峡的风光片,和大家一起共享。放映三峡风光片,让学生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