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专题测试(四)古诗鉴赏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9/8 12:01: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5小题,约5790字。

  专题测试(四) 古诗鉴赏
  说明:每题8分,共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乡台
  □范成大
  千山已尽一峰孤,立马行人莫疾驱。
  从此蜀川平似掌,更无高处望东吴。
  【注】 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作者由静江府(今广西桂林)调任四川制置使、成都知府。成都北面有望乡台。此诗作于入川赴任之时。这里用它为题,不一定实指其地。
  (1)本诗是怎样以“望”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此蜀川平似掌,更无高处望东吴”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什么感情?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本诗围绕一个“望”字,写了过去、当前、未来三种情景。首句概括过去几个月的艰难行程,可以是“回望”过去的艰难行程;第二句写“行人”(诗人自己)立马山头,缓辔踟蹰的场面,含蓄表现诗人当时油然而生的特殊感触,可以说是“怅望”;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申述自己立马踟蹰的缘由,可以说是“遥望”,意味深长。
  (2)蕴含了作者思念故乡之情。这两句描述的情景是:诗人即将进入蜀川,再无崎岖之苦,但四周的高山,更加阻隔了与故乡的通路,连登高以望东吴(作者故乡苏州)之处也没有了,这就把思乡之情更加深化了;蜀川,指四川盆地,用“平似掌”来比喻,形象而贴切。诗人面对展现于眼前的蜀川,应是心情开朗,但到了川中,离乡越远,乡思越切,这种相反的心情,构成了此诗深婉而不低沉、萦回而不失开阔的基调,准确表现了作者的感受。
  2.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柳宗元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这是一首描写雨后景色的诗。愚溪在湖南永州。第一句中的“散”,第二句中的“明”,很具有表现力,请赏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散”字呼应题目中的“雨后”二字,点明天气;写出了低压在洲渚上的黑云逐渐消散,给人以天高气爽的感觉。一个“明”字紧扣题眼“晓行”二字,交代时间;写出了一轮红日喷薄而出,金色的阳光遍镀村坞,四野一片清明澄澈的秀美景色。这两个动词使雨后朝日图更有动感,蕴满生机;也暗示了诗人的舒畅愉悦的心情。
  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