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最终实现》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6790字。 第一课 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
第三节 发展生产 改善生活
第一框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最终实现(A)
审核:吴付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物质和文化水平,让全体人民都能从经济发展中切切实实得到实惠;知道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最终实现的途径;懂得社会积累基金、主要用途以及主要作用,体会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让学生初步学会用积累的知识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理解党的方针、政策。
2.过程和方法:通过课内外阅读、讨论及课外搜集资料;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情景,感悟社会积累基金的用途。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和法律观念;增强学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贡献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深刻体会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尽自己的努力
二、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预习教材,熟悉教材上的两个操作平台;准备搜集十月份我国发生的喜事;搜集我国发生的因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而使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例
2.资料准备:教师搜集图片、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资料
3.课件准备:制作多媒体
三、教学过程
【导入】时政提问
答对的同学给予表扬并送上一份包装好的礼物,请同学当场拆开。(同学当场除去缎带、彩纸、外层包装盒、内层包装盒、塑料薄膜,拿出礼物。)
询问同学将如何处理除下的包装纸和包装盒?认为如此包装是否必要?为什么?(生答略)
师: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让全体人民都能从经济发展中切切实实得到实惠,实现共同富裕。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目的呢?
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最终实现
【多媒体展示】“大头娃娃”照片
【考考你】这组照片反映了什么事件?(介绍安徽阜阳地区的假奶粉事件)
【议一议】生产厂家、商家的经济行为与社会生产目的一致吗?请结合教材说说你的理由。
【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怎样防止假奶粉事件的发生?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课前准备的实例答,略)
师:这是发生在04年安徽阜阳地区的假奶粉事件,震惊全国。本来生产厂家、商人为了追求更多的 利润,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是无可厚非的事,但必须要为社会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与社会生产目的 相吻合。而上述生产厂 家和商人的所作所为侵犯和损害了他人利益,就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目的产生了偏离。他们必然要受到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