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文言文精细阅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560字。
2010年中考文言文精细阅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郧西县上津镇初级中学 ZHDSH0927 祝东升
一、文章翻译:
有利于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
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得到天时的战机,然而却不能取胜,这是有利的天时比不如有利的地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铠甲不是不坚利,粮食不是不多,(可是敌人一来)守城者弃城逃离,这便是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
所以说,限制人民定某一区域,不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靠山川的险阻,在天下树立威望,不靠武器装备的精良。得到仁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失掉仁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连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天下的人都归顺他。让天下人都归顺他的人去攻打连亲属都背叛他的人(必然所向无敌),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二、通假字 : 1、亲戚畔之:通“ 叛”, 背叛
三、重点词语解释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委而去之(放弃) 故君子有不战(或者)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 地利不如人和 ( 人心归向,上下团结 )
环而攻之而不胜 (包围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震望)
得道者多助(施行仁义) 寡助之至(极点)
委(放弃)而去(离开)之 兵(兵器)革(用皮革制成的盔甲)非不坚利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
四、朗读节奏
1、夫/环而攻之 2、故 /君 子 有 不 战 , 战/ 必 胜 矣。
3、域 民 /不 以 /封 疆 之 界 4、得 道 者/ 多 助,失 道 者 /寡 助
五、重点语句翻译
1、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让天下人都归顺他的人去攻打连亲属都背叛他的人(必然所向无敌),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2、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然而却不能取胜,这是有利的天时比不如有利的地势。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限制人民定某一区域,不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靠山川的险阻,在天下树立威望,不靠武器装备的精良。
六、理解性默写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 。
3、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 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
4、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5、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那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分析家认为,美国对外武力干涉他国内政的战略已呈“寡助之至”之势,而中国“和
平崛起”的外交战略正呈“多助之至"”之势。(用《孟子》三章)中两句话填写。
7、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8、“战必胜”的条件是;“得道者多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