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河大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5 10:53:2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40个字。
  24.大自然的语言(河大版七年级下册)
  亦茗文化公司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登载()苏醒()孕育()草长莺飞()
  丢三là四()piān然归来()连qiào()chéng现()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⑵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⑶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3.指出下列句子中使用的说明方法。
  ⑴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⑵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4.在下面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标点符号。
  ⑴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⑵物候观测使用的是  活的仪器  是活生生的生物。
  ⑶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  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5.文体知识、文学常识填空。
  ⑴《大自然的语言》体裁是   。作者   ,   家、   家、   家。
  ⑵本文标题“大自然的语言”就是本文的说明对象,具体指代        。
  6.整体感知填空。
  本文开篇先以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了           ,既引人入胜又使人产生联想,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在读者形成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引出    
  。在上文已有铺垫的基础上,举例子来说明               ,再由主到次地来说明          。最后说明         ,既发出号召,又再次突出“大自然的语言”,与课文开头相呼应。
  [课堂巩固]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题。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