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与莼菜》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8/27 20:05: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720个字。
《藕与莼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逐渐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兴趣。
  2.了解文章借物抒情的写法。
  3.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与怀念之情。
  二.教材分析:
  作者由偶然的吃藕引发绵绵的联想:从餐桌上雪白的藕片联想到故乡清秋出产的藕,由藕联想到濯藕的弯弯的小河,担藕上街的乡民,由卖藕的乡人联想到卖藕的场景。
  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给读者描写了一幅生动的故乡新秋图:勤劳的质朴的康健的男女藕农;鲜嫩的玉色的长节的藕;产藕的池塘和城外弯弯曲曲的小河;原始的纯朴的买卖交易。读者仅仅想着“男的紫赤的臂膊”“女的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布”“红衣衫的小姑娘”“白头发的老公公”他们挑着拣着“玉色的藕”,这样丰富的色彩就足以让人陶醉其中了,这一连串的描写不仅写出了对故乡的藕的怀恋,也写出了对故乡的人的怀恋,从而表达出对故乡的怀恋。
  接着作者运用对比和联想的手法,从故乡的藕写到远离故乡的藕,两者从数量、价格、外形、口感方面对比,进一步写出故乡的藕的诱人,作者对故乡的怀恋之情也溢于言表。
  随后,作者又由藕联想到莼菜,再次运用“故乡”和“这里”的对比,抒发对故乡的怀恋:“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
  文章结尾的五个问句,自问自答,直抒胸臆,揭示出:对故乡的爱,不是一句空话,它是通过某个载体深入游子的灵魂,从而稍有触动,便引发无限的乡情——“所恋在那里,那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
  三.教学环节:
  (一)熟读
  濯(zhuó)拣(jiǎn )担(dàn )嚼(jiáo )贾(gǔ)沽(gū )埠(bù)譬(pì)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