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教案2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5 11:43:5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80个字。
《在山的那边》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掌握基础的字词,体会文章的深层含义。
2.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水平和对文章语言的理解能力,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
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坚定追求理想的信念,对困难、挫折形成正确的认识。
教学重点
在朗读训练中,引导学生品味、揣摩诗歌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形成对理想、挫折的正确认识,产生对生活的感悟。
教学难点
对于“海”、“山”、“无数座山”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教学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作为重要的探究手段,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2.通过联系个人经历,展开想象,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媒体
板书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过很多美好的梦想,对未来有着热烈的企盼与遐思。同学们都有什么梦想呢?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同学们是怎样做的呢?在实现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这个问题,一会我们再讨论。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和老师一同去走入一个大山里的孩子的精神世界,看看他的梦想是什么?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他又有哪些不寻常的经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人王家新根据他自己成长的历程写的一首小诗《在山的那边》,让我们一同去追寻作者年少时的梦。
二.字词积累
痴想chī  隐秘  想望  凝成níng  诱惑yòu  喧腾xuān  一瞬间shùn
三.作者的生活经历
  《在山的那边》起源于童年经验,作者生于湖北的武当山下,父母为中小学老师,从小随着父母的工作调动,在五六个地方生活过,但一直没有走出山里的世界。世界对于作者来说,就是放学后一片寂静的校园、山川中那道清澈的河流以及环抱着这一切的无言的群山。
三.朗读课文
1.老师朗读
2.同学默读
3.同学范读
4.全班齐读
四.课文赏析
请大家放下课本,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同学们又谁爬过山?你认为山的那边是什么? 我们已经读了这么多遍课文,在作者眼中,山的那边到底是什么呢?

为什么在作者的眼里山的那边是海呢?这个海指的是现实世界中的海吗?这个问题我们先放一下,我相信在学完本课后大家都会明白了.
【阅读第一诗节】
1.作者童年的梦想是什么?
翻过山,看看山那边的海
2.“我常伏在窗口痴想”,你是如何理解“痴想”一词?这个词能说明儿时的作者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痴想:①发呆地想②不能实现的痴心的想法.  
痴迷:深深地迷恋
痴呆:举止呆滞,不活泼
a.“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作者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b.说明作者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3.作者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是一帆风顺的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