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8 10:40:4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20字。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
东方市八所中学 文周仁
东方市第一届“教学开放周”的第一天,我有幸被学校选中授课一节,上的是人教版初二语文第四册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了能与广大的教师有一个交流的平台,下面我将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阐述如下:
1. 搜集资料。
新课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驾驭课堂不是一件易事,授新课之前教师自然要做到“胸中有丘壑”。为此,我接到通知后就开始翻古籍、学上网、查资料、下载文件和图片等等,把与课程或月亮有关的材料集中起来,为制作课件铺好了垫。
2. 教学设计。
新课的导入是一个关键。这篇课文如何导入?我在找素材••••••恰好那一段时间网上经常有“纪念邓丽君”的消息,这就让我想起了邓丽君演唱的《但愿人长久》,我找到了导入新课的素材。可是邓丽君唱的歌词中把“绮”字唱成了“yí”,而“绮”应读“q ĭ ”,怎么办?想装作没有听见,那可是误导,有了---就用这个字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接下来是展示课题、解题、作者简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字词知识,最后是配乐朗诵课文。要配什么乐?这也是问题的关键,音乐应与课文的内涵相吻合才行,钢琴曲?古筝曲?还是••••••上网找,去音像店铺找,与他人探讨查找音乐的方向等,几经筛选后,我选择了古筝曲《梅花三弄》。
学生朗读课文后,接着是对课文的理解。在这一环节里,我让学生将预习过程存在的问题写在一张纸上,以便上课时将其展示到屏幕上,这样学生便可以看着屏幕思考作答。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只是引导和协助学生解决问题,还要注意察看问题是否全面以便及时补充,力争全方位理解课文。
对课文段意的概括,这一环节也不能落下,让学生分上下片读课文后概括段意。之后,是探究主题和词中所体现的人生哲理,接着是知识拓展与积累,主要是引导学生回顾过去学过的知识并推荐学习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3. 制作课件。
不瞒你说,我在制作这一课的课件之前,还是一个电脑盲,要作课件上课难度是可以预见的,但是我没有退避三舍,反而知难而上。因为我知道新课程对教师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不想被时代淘汰,所以我下决心自己制作课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