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秀初中2006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0/25 8:18:2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有25道题,约6740个字。
毓秀初中初三语文月考试卷
命题人:张清                06.10
一、知识积累(31分)
1、阅读下面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①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滤     过心田,冲走污垢     ,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xia       想。
②水面平得像玻璃,满江就会画出一片片淡黑色的山影,晕糊糊的,使人(huang  hu)                 沉进那恬       静的梦境里去。
2、默写:(7分)
(1)竹外桃花三两枝,                       。  
(2)羌笛何须怨杨柳,                       。
(3)                 ,大雪满弓刀。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
(5)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            
             ,                  。
(6)《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的词句:              ,
             。
(7)写出一则关于物侯方面的谚语:                                      。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上的一次重大调整。
 B、偏心的诗人呀,为什么厚此而薄彼?为什么不肯为嫩藕多唱几支短歌?
 C、“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D、近日,实验小学创作了一首《荣辱歌》,将 “八荣八耻”教育形象化、具体化。
4、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①福楼拜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非常严格,不但要求学生善于用       的目光去观察事物,而且要求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思想。
  ②在新形势下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努力防止任何政治的灰尘、政治的微生物来                              我们的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的健全的肌体。
  ③每座城市都应该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       形成传统,作为它的一种标志和象征。
  ④文学把时间凝聚在薄薄的书页之中,让读者       地漫游岁月的长河,尽情地观赏两岸变化无穷的风光。
   A、敏捷 玷污 况且 无时无刻      B、敏捷 污染而且 无拘无束
   C、敏锐 玷污 而且 无拘无束      D、敏锐 污染况且 无时无刻
5、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反对克隆技术的人一个重要理由,是恐怕克隆出“希特勒”式的人物,其实这只是对克隆技术所知不多的人在杞人忧天。
B、时代呼唤创新,而要取得创新成果,适当的异想天开是必要的。
C、桂林的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D、同学们喜爱新颖别致的小玩意,原来那些样式陈旧、毫无个性的东西早已无人问津。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          )
A、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B、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祖籍是江苏泰州人。
C、 张明不仅知道这件事,而且全班同学都知道了。
D、 学校的几个领导正在研究如何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
7、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鲁迅先生评价东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既肯定了它的史学价值,又肯定了它的文学价值。、
B、《捕蛇者说》中“说”是古代一种文体,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本文是作者被贬到永州后所作,
C、苏联作家普里什文写作的《林中小溪》,运用白描和拟人手法表现了小溪和森林之美,透露了作者融入自然、亲和自然有感情。
D、《飞红滴翠记黄山》是一篇解说词,是为电视旅游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本篇作者柯蓝,当代散文家、小说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