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202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7920字。
机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2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适应性练习
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以上信息,将条形码粘贴在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025外卖大战”:挑战还是机遇?
进入2025年7月份,连续两个周末,外卖平台的补贴大战再次席卷消费市场。美团、京东、淘宝闪购轮番抛出大额优惠券,“0元奶茶”“半价正餐”的诱惑让消费者趋之若鹜,平台订单量屡创新高,骑手日收入动辄突破五百元——这场看似多赢的商业盛宴背后,藏着资本逐利的狂欢,更掩着难以忽视的社会隐忧。当我们为低价外卖欢呼时,更该看清这场大战撕开的行业病灶与民生困局。
问一:补贴盛宴,谁在买单谁在狂欢?
平台公布的数据总是光鲜:美团即时零售订单量突破1.5亿,京东、淘宝闪购创下历史峰值,40万众包骑手日入超500元。消费者晒出的“0元订单”截图里,满是薅羊毛的喜悦。但这场盛宴的账单,从未真正由平台独自承担。
翻开平台财报不难发现,所谓“补贴”不过是财务报表上的“市场推广费”,最终会以两种方式转嫁:一是挤压商家利润空间,某连锁餐饮品牌负责人透露,参与平台活动后,门店实际利润率从18%降至9%,“不参与就没流量,参与了几乎白干”;二是透支骑手权益,表面上骑手收入激增,实则是“以命换钱”——为冲单量,骑手日均配送时长从8小时增至12小时,闯红灯、逆行成了常态,7月以来全国外卖骑手交通事故率同比上升23%。更值得警惕的是,补贴造就的虚假繁荣正在扭曲消费认知。当消费者习惯了“3元喝奶茶”“5元吃正餐”,实体餐饮的合理定价反而被视为“暴利”。北京某社区面馆老板无奈关闭门店:“顾客嫌15元一碗的牛肉面贵,转头去买8元的预制菜外卖,可他们忘了,我的面里是新鲜牛肉,不是添加剂调的汤。”
问二:即时零售,是创新还是内卷?
平台将“外卖大战”包装成“即时零售革命”,宣称解决了“现在就要、附近就有”的需求。但深究之下,这场革命不过是资本对存量市场的极致压榨,而非真正的增量创造。
传统电商与即时零售的本质区别,被平台刻意模糊。前者通过规模化降低流通成本,让偏远地区也能买到全国商品;后者则是将社区便利店的交易挪到线上,用30分钟送达的噱头,收取商家20%—30%的佣金。上海某便利店店长算了笔账:线上订单占比从30%升至60%,但净利润反而下降12%,“平台抽成太高,我们只能减少鲜食供应,换成保质期更长的预包装食品”。
所谓“激发新增需求”更像自欺欺人。消费者忽然想吃雪糕的即时需求,本可通过下楼买支冰棍满足,既锻炼身体,又能支持社区商业。而即时零售将这种需求绑架到线上,不仅增加了包装垃圾——7月全国外卖餐盒废弃物达18万吨——更让社区小店沦为平台的“前置仓”,失去了邻里社交的公共属性。当小区里的便利店变成只接订单的仓库,消失的不只是烟火气,更是社区共同体的连接纽带。
问三:监管困局,如何叫停这场危险游戏?
外卖大战的愈演愈烈,暴露出 ① 。现行《电子商务法》对“即时零售”的定义模糊,平台与骑手的法律关系始终悬而未决,商家与平台的议价权更是天差地别。
要破解困局,需从三个维度发力: ② ,应立法规定平台补贴不得低于成本价的80%,禁止用“低价倾销”扼杀市场活力;二是保障骑手权益,建立骑手最低工资标准与社保缴纳制度,将配送时长与道路限速挂钩,杜绝“超时罚款”倒逼违规;三是保护实体商业。对社区小店实行佣金减免政策, ③ 。
更关键的是,社会需要重建对“合理利润”的尊重。当我们为外卖小哥送上五星好评时,也该想想:为什么一碗热乎饭不能卖个公道价?为什么便利店店员不能有体面收入?为什么平台可以拿走最大块蛋糕,却让商家与骑手承担所有风险?
问四:
资本的游戏总有终场。2019年的外卖大战以“二选一”垄断收场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外卖补贴”不过是财务报表上的“市场推广费”,最终将全部由商家或骑手承担。这场大战的账单,从未真正由平台承担。
B. 为冲单量,骑手每天的配送时长都增长了4小时,闯红灯、逆行成了常态,这导致了全国外卖骑手违法概率的上升。
C. 外卖平台将“外卖大战”包装成“即时零售革命”,并非解决了“现在就要、附近就有”的需求,实际上是资本对存量市场的极致压榨。
D. 2019年的外卖大战以“二选一”垄断收场,最终消费者为涨价买单;2025年的这场大战,若任由其发展,依旧会以“垄断——涨价”收场。
2.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问一中列举北京面馆老板的例子,是为了论证“补贴造就的虚假繁荣正在扭曲消费认知”这一观点,事实论据充分,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B. 传统电商与即时零售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通过规模化降低流通成本,让偏远地区也能买到全国商品;后者将便利店的交易挪到线上,以快速送达为噱头收取佣金。
C. 外卖行业发展需要从业者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外卖平台需要比拼谁能提供更安全的食品、更合理的价格;消费者则要倾向于为品质与责任买单,而降低对价格的关注度。
D. 文章通过四个问题具体分析了“2025外卖大战”的起因、经过和未来发展,条理清晰,视角多样,对于时事的评析十分透彻。
3. 根据上下文内容,在问三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 根据上下文,问四提出的问题可能是什么?请写出一个并简述理由。
5. 结合文本,说明文本在分析“2025外卖大战”时是如何做到“深入浅出”的。
【解析】
【导语】这篇评论文章以“2025外卖大战”为切入点,采用四问四答的结构,层层深入地剖析了外卖行业补贴大战背后的资本逻辑和社会隐忧。文章通过具体数据、商家案例和行业对比,揭示了平台补贴转嫁成本、骑手权益受损、消费认知扭曲等问题,体现了强烈的现实关怀。论证手法上,既有宏观数据支撑,又有微观个案佐证,使专业的经济分析通俗易懂。结尾回归人文关怀,呼吁行业理性发展,体现了评论文章的批判性和建设性。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 能力。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灯(节选)
王了一
生年才四十余,已经用过了足以代表三个时代的灯了。菜油灯代表闭关时代,煤油灯代表海通时代,电灯代表最新物质文明时代。我第一次张开眼睛,看见的是菜油灯;其后,我看见家里煤油灯和菜油灯同时并用,书房里用的是煤油灯,厨房里用的是菜油灯,至于卧房里的灯用菜油或用煤油,就看每月的经济情形了。家住在偏僻的县份,我直到二十三岁才有福气看见电灯。从此以后,直到抗战以前,我一直受着爱迪生的恩惠。亏了电灯,我的书多读了一倍;亏了电灯,我的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