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九五高中协作体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3130字。
山东省九五高中协作体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要有创造性思辨的能力、严格求证的方法,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从既有学说,敢于大胆质疑,认真实证,不断试验。原创一般来自假设和猜想,是一个不断观察、思考、假设、实验、求证、归纳的复杂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归纳。假设和猜想的创新性至关重要。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选不准,即使花费很大精力,也很难做出成果。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要多出高水平的原创成果,为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体系作出贡献。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是科学家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从实践看,凡是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都是凭借执着的好奇心、事业心,终身探索成就事业的。有研究表明,科学家的优势不仅靠智力,更主要的是专注和勤奋,经过长期探索而在某个领域形成优势。要鼓励科技工作者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勤奋钻研,不慕虚荣,不计名利。要广泛宣传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生动事迹。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摘自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好奇心驱动是指通过教育方式推动好奇心由内驱力转化为动机驱动,激发学生不断探索。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政策中关于科教融合的探索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基础教育阶段的科教融合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实际上,高等教育更偏向于对人类社会已经编码化的知识进行系统化传授和学术化训练,着力提升学生的理论思维和学术能力。有关研究表明,好奇心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关键在于基础教育时期的科学引导,创新型人才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不能仅由高等教育提供,所以,应从基础教育时期开始加强对儿童科学好奇心的培养。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科技工作者有了好奇心,再加上专注和勤奋,经过长期探索都能在某个领域形成优势。
B.基础教育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思维,但实际上对基础教育的科教融合有所忽视,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C.基础研究与新技术是相互促进的,所以要在国家层面出台更多的政策扶持基础研究,建立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体系。
D.基德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儿童会尝试学习很多知识,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储存起来,他们一旦觉得自己理解了就会失去兴趣。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论证假设和猜想之于创新的重要性,它们是创新的“源头动力”。
B.材料二认为基础教育的科教融合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这阻碍了好奇心驱动能力的培养。
C.材料一聚焦方向指引与价值倡导;材料二以问题为导向,深刻查摆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D.材料三既使用专业术语保证科学严谨,又有通俗案例、直白表述,兼具专业性与通俗性。
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0个字。(3分)
包括基德在内的很多研究者都对好奇心充满兴趣,他们的研究领域涉及 ① 、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当我们处于“睁大眼睛、充满求知欲”这种所谓的好奇状态时, ② ?科学家正试图构建出整个过程,探究大脑如何关注新奇事物,如何触发海马活动而 ③ 的。
4.加来道雄《一名科学家的教育历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好奇心是一个科学家成长的重要因素。材料中也有对这个道理的论述,请简要概括。(4分)
5.《光明日报》曾发起了一项旨在以多元化活动激发乡村孩子的好奇心的“好奇心计划”,请你为该计划设计一项活动,并结合材料阐述设计的理由。(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宝(节选)
祝勇
易东篱骤然醒来的时候,寒风正在窗外咻咻地刮着,像无形的怪兽,在紫禁城的夹道里横冲直撞,飞檐上的脊兽被风打磨出了包浆。天色正阴沉下来,室内没有开灯,晦暗的天光自窗口倾泻下来,有气无力地垂落在桌案上一堆纸页上。他强打精神,挺起僵直的腰身,随手理了理桌上的文件,一页电文映入他的眼帘:
今早政会召集讨论保存故宫古物办法……议决,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