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龙东十校联盟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三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9520字。
黑龙江省龙东十校联盟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三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岁的年轻人如何看待“160岁”的齐白石?
正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的“小鱼在乎——齐白石的生趣世界”展览(以下简称“小鱼在乎”)提供了一种答案——鲜活、亲切、有趣。
齐白石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相继展出。一众大展之中,“小鱼在乎”显得颇为特别——策展人是3名平均年龄只有20岁的大学生。
一个视角:小鱼在乎什么
“这是一条湘江的溪流,潺潺千年,与你在北京相遇……”步入展厅,导览词将观众带入齐白石生活的时空,化身他笔下的一尾游鱼,循着“入画”“执笔”“解意”“归梦”4个篇章,以“小鱼”的视角感受齐白石艺术作品中的童趣、自然与哲思。
一直以来,提起齐白石的画,人们大多会想到“虾”而不是“鱼”。策展人之一、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本科二年级学生何乐为说,展览灵感来自齐白石曾在作品《鱼蟹图》中将自己比喻为画里的一条小鱼。在策展团队看来,“小鱼在乎”寓意对生命的关怀与尊重。“我们希望以小鱼的视角,将齐白石艺术中的‘在乎’——对自然万物的珍爱、对生命流转的体悟,以现代策展语言呈现给观众。”何乐为说。
一条小鱼跳出鱼缸,游入碧波荡漾的水中,在荷花间嬉戏……展厅里,时长1分30秒的动画短片吸引观众驻足。何乐为介绍,策展团队通过手绘动画和数字技术,在齐白石画作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进行再创作。“平均一个3秒钟的镜头大约就需要60张画。”何乐为说,动画让展览更加活泼,“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跃然眼前,相信即便不太了解中国画的观众也能感受到其中的生动。”
从展品选择、布局方式到动线设计,不大的展厅里,策展的细腻与巧思随处可见。
北京画院美术馆艺术总监、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秘书长王亚楠有丰富的办展经历,但“小鱼在乎”仍令她眼前一亮。“有关齐白石的展览,或讲述他艺术变革的经历,或呈现他艺术交游的圈子。‘小鱼在乎’则通过年轻人的视角关注艺术对观者精神的疗愈,更重视齐白石与当下人们的情感连接。这让我们认识到,艺术永远可以与时代共呼吸。”王亚楠说。
——摘编自《今天,年轻人如何欣赏中国画》作者曹雪萌
材料二
记者:近年来,《只此青绿》等文艺作品出圈传播,越来越多年轻人想要深入了解中国画。
①?
王远:到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看中国画原作,直接感受画家的笔触、墨色的质感以及画面的整体气息,是通过图片或复制品无法完全体会的。
出版物也是重要渠道。了解中国画,不妨从绘画史入手,掌握不同时期绘画风格演变的脉络,面对一幅画作,便能将其置于历史长河中,看清它的来龙去脉与独特价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鱼在乎”既寓意对生命的关怀与尊重,也让参观者化身齐白石笔下的一尾游鱼,以“小鱼”的视角感受其作品的艺术魅力。
B.融合手绘动画和数字技术,在画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使得不了解中国画的观众能够更加深入了解中国画的生动之处。
C.到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看中国画原作所感受到的画面的质感和整体气息,是通过任何出版物都无法完全体会的。
D.中国画与哲学联系非常紧密,其中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对中国画的意境和题材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小鱼在乎”在一众大展中显得颇为特别,是因为其策展人是3名平均年龄只有20岁的大学生。
B.只有以年轻人的视角关注艺术,重视中国画与当下人的情感链接,才能使其与时代同频共振。
C.“最美百图”“人美书谱”系列以及《极简中国古代绘画史》等图书,让书画艺术被更多普通读者所了解。
D.中国传统绘画里的笔墨不单单是技巧,还承载着画家的情感和思想,作为欣赏者领会后者才是目的。
3.下列选项,与材料二中所主张的做法和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龙东某中学美术老师带领学生到博物馆参观齐白石先生的《山水十二条屏》,学生赞叹:色彩浓艳明快,却又和谐统一。
B.大学生小李通过阅读《魏晋南北朝绘画史》,对这一时期画作的风格特点、发展演变、主要成就等有了全面的了解。
C.徐渭代表作《杂花图卷》以狂草笔法入画,笔墨淋漓,体现了明代后期思想文化领域对表现自我、解放个性的追求。
D.上海美术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艺术启蒙,通过趣味问答、国画临摹等方式引导人们认识中国画,吸引了大量民众参与。
4.访谈是调查员与调查对象面对面互动的过程,精准提问会让谈话更顺畅。材料二是记者对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的访谈,请根据文意,补充划线处记者的提问。
5.“现在,我心中的齐白石不仅是教科书里那个白胡子老人、一位美术史上绕不开的重要人物,也是一个充满童趣的老顽童。我被齐白石‘圈粉’了!”一位大学生观展《小鱼在乎》后如是感叹。欣赏美术佳作,提升文化素养是繁荣发展中国美术事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坚实基础。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欣赏中国画?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谷之夜①
师陀
辞别了晚霞,马降入弥漫着雾的狭谷,一股潮气冷冷的扑上脸来,正是春三月。
溪谷间悄寂无声,是飞鸟已经绝迹的时候。极目一望,四围枯草荒烟,三两声犬吠,像发于邃古。
那马打着响鼻,是已经疲劳不堪,但依然载着人,困顿的迈着步,在昏暗的夜色中达达前进。
达达的转过峦脚,是一座被山洪冲毁了的石桥。在暗中呀呀的流着溪水之上,向前望着的时候,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