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26届高考适应性测试(一)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0530字。
2026届高考适应性测试(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家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燕子。最初人们称之为“玄鸟”,认为它是一种神鸟。对它的记录与描述都有着浓厚的崇拜色彩。随着人们对燕子的认识不断加深,其逐渐与社会生产活动联系起来,而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它对农业的指导上。
预报农时
“春分之日,玄鸟至。”古人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对应着相应的农时,除了以历法为参考,人们还会将不同时节出现的物候现象当作判断农时的依据。“玄鸟至”便是古人判断“春分日”来临的依据之一。而春分之日对于农业生产又至关重要,俗话讲:“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
南宋画家牧溪也通过画作传达了燕子在春天到来的信息,如《莲燕图》《柳燕图》等。“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白露”代表着由热转凉,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成熟。白露时节,正是秋收大忙时,也是农时中十分关键的时段。燕子“秋去春来”的这一特点为古代农业生产生活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指导。
应时祭祀
唐宋诗人多喜以燕喻人,不过诗句中也常见家燕春秋迁徙时节的记录。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中的新社,即春社日一年农耕的开始,也是古代祭祀土神的重要节日,一般在春分前后,用以祈求丰收。最早只有春社,自汉代以后始有秋社。又自唐宋起,始确定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而燕子作为候鸟,恰好其迁徙的物候习性与人类的社日相符。尤其春社,不仅在气候上象征着春天的正式归来,也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以及祈祷丰收、关系农耕生活的现实意义。因此燕子被看作象征春社的吉祥鸟,故也称“社燕”。这更能说明燕子与社日之间“关系匪浅”。
由此可见,燕来之时与春社日相近。社日,是农业文化习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①
传统农业中,作物生长需要的水分主要来自雨水,所以知晓降水情况,尤其是预知作物生长期、收获期内的降水,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相雨,是农业生产者尝试多种方法来预测短期内的降水情况。相雨的方法很多,物候就是其中一种,因动物的行为活动较容易被及时发现,古人便经常依据动物物候现象来预测晴雨,而观测家燕物候就是古代农业生产者常用的一种相雨方式。
“燕子低飞大雨到”,是一条人们耳熟能详的谚语,并一直被广泛运用。燕子在降雨前会降低飞行高度,一方面是因为气流变化,另一方面是昆虫在水汽的影响下降低了飞行高度,燕子为了捕食也只好相应地降低飞行高度。燕子喜筑巢于檐下,日常活动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田家五行》中有谚:“海燕忽成群而来,主风雨。”谚云:乌肚雨,白肚风。古人常见燕子自远方海面飞来,便以为燕子来自于大海,海燕成群的飞来便预示着风雨将至。燕子喜于檐下做巢,故而亦有谚:“燕巢做不乾净,主田内草多”来警示人们要关注田内庄稼的生长情况,便于及时除草,杂草多则不利于庄稼的生长。
(摘编自徐颖《预示晴雨农时的“玄鸟”》,有删改)
材料二:
家燕与农耕文明问答录
问:古人为何称家燕为“玄鸟”?
答:古人因家燕迁徙规律神秘、羽色乌黑,将其视为“玄鸟”(玄即黑色,引申为神秘),早期记载充满图腾崇拜色彩,如《诗经》中“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便将其与部族起源神话关联。
问:它如何从“神鸟”变为“农时助手”?
答:②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最初将家燕称为“玄鸟”,是因为燕子能预报农时,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
B.古人依据家燕行为预测降水,是因为家燕活动易观察,且其行为与气象、农事关联。
C.南宋画家牧溪的《莲燕图》《柳燕图》,主要是为了证明燕子能准确预报春分。
D.春社日在唐宋时期才确定,在此之前只有秋社,燕子因与春社日契合成为“社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分之日,玄鸟至”古人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对应着相应的农时”中“农时”,与今天常说的“农业生产的时节”含义不相同。
B.材料一从多维度讲家燕与农耕关联,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研究方法;材料二在问答中对问题全面总结概括,思路清晰。
C.“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这句话可以体现家燕具有“预报农时”的作用。
D.“家燕作为‘自然观测员’,其价值至少体现在两方面,……”,此句对家燕生态价值总结全面,能直接回答“家燕对生态保护有何用”的问题。
3.根据原文相关内容,将文中画横线的空缺部分补写完整。
4.材料二采用问答形式阐述家燕与农耕文明的关系,这种论证方式相比材料一的传统论述有何优势?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5.《乡土中国》中提到“乡土社会的经验是有效的,因为环境不变”,请根据相关链接并结合材料中古人利用家燕指导农耕的内容,分析这一观点的具体体现。
相关链接:乡土社会是稳定的,人们身处的环境先于个人存在且代代如是。在这样的社会中,经验具有高度有效性,因为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定型的,祖先积累的经验能够应用于当代社会。人们不追求抽象的普遍规则,而是针对个别具体的人解决个别具体的问题,将前人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用作自己生活的指南逐渐形成了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即“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泥潭
刘楚昕
如您所见,我死了。
一九一二年五月,八号还是九号不知道。傍晚,我被两队巡警逼到公安门西侧城墙脚下。我颤抖的怒吼刚沉寂没多久,五个巡警抬枪朝我一轮齐射,接着拉动枪栓,又是一轮。枪声停了,呼喊与脚步声乱哄哄持续着。一盏油灯在人群中高高举起,橙黄色的光照在我后背上。墙上的人影来来回回晃动着,我像被踩死的毛虫一样蜷着身子安安静静缩在墙根。一个小个子巡警贴着墙壁小心翼翼摸到我脑后,拿枪托杵了下我的肚子,随后我的身体像装满碎肉的布袋翻了个圈,四肢软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