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第一次验收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7610字。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第一次验收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白话小说的创作方式与作品题材均有明显变化,从而对叙事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小说作家把学识、修养融入创作之中,作品反思人生、批判社会的意识渐趋浓厚,同时也在艺术手法上求新求变。他们借鉴传统文学,主要是古文的叙事技巧,而又掺以戏曲手法,使小说叙事艺术取得多方面进展。
就创作而言,全篇采用新叙事模式的作品尚未出现,但作者有意尝试于局部者却颇有几部,而在一些小说修订本中,针对叙事模式的加工则更为明显,如金圣叹的贯华堂本《水浒传》等,就理论批评而言,金圣叹的见解很值得研究。他明确把作者讲述成分同人物主观叙事区分开来,强调书写人物之叙事要“设身处地”,并提出了局限性叙事的“影灯漏月法”。在他对《水浒传》再加工时,这些理论观点都贯彻于实践之中了。
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比较。容与堂本《水浒》二十七回“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中,武松佯饮了蒙汗药,作品写道:
武松也把眼来虚闭紧了,扑地仰倒在凳边。那妇人笑道:“着了,由你奸似鬼,吃了老娘的洗脚水。”便叫:“小二、小三快出来!”只见里边跳出两个蠢汉来,先把两个公人扛了进去。这妇人后来桌上,提了武松的包裹,并公人的缠袋,捏一捏看,约莫里面是些金银。那妇人欢喜道:“今日得这三头行货,倒有好两日馒头卖,又得这若干东西。”把包裹缠袋提了入去,却出来,看这两个汉子扛抬武松。……那妇人一头说,一面先脱去了绿纱衫儿,解下了红绢裙子,赤膊着,便来把武松轻轻提将起来。
在贯华堂本中,金圣叹把这段文字改写作:
武松也双眼紧闭,扑地仰倒在凳边,只听得笑道:“着了!由你奸似鬼,吃了老娘的洗脚水。”便叫:“小二、小三快出来!”只听得飞奔出两个蠢汉来,听他把两个公人先扛了进去。这妇人便来桌上提那包裹,并公人的缠袋,想是捏一捏,约莫里面已是金银。只听得他大笑道:“今日得这三头行货;倒有好两日馒头卖,又有这若干东西。”听得把包裹缠袋提入去了。随听他出来,着这两个汉子扛抬武松。……听他一头说,一头想是脱那绿纱衫儿,解了红绢裙子,赤膊着,便来把武松轻轻提将起来。
两相对比,计有十处改动,而关键在于开头的一处。原文“把眼来虚闭紧了”,金氏改为“双眼紧闭”。依前者,似乎是武松眯缝着眼,故店中一切变故皆收眼底,未免近于儿戏。而“虚闭”且“紧”,也有些费解。详观全文,作者并不强调武松是否看到店中情景,下面的“只见里边”云云,是说书体的习用语,全知的叙述人以之引导读者的视线而已。金圣叹改作“双眼紧闭”,一则避免了上述费解、儿戏之弊,二则为自己提供了探索叙事角度的机会。金氏的改动强调店中的所有变故都是武松听到与猜想的。由于武松的“双眼紧闭”,叙事人的视线与读者的视线同时被切断。而武松的听觉与想象力仍然活跃,因而事态只能在“只听”与“想是”中叙述。于是,文章的叙事角度由全知的散漫多变状态集中固定到了武松身上,随武松的感知局限而调整叙事的内容、方式,成为比较典型的第三人称局限叙事。
叙事模式的变化产生了相应的艺术效果。局限叙事,叙述人的观察角度固定在作品某人物身上,读者随此人见闻而见闻,很自然在想象中认同于叙述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全知叙事,由于叙述人上帝般无所不能,使读者被动地居于“听故事者”的地位。而话本与说书体小说更由于说书人不断直接插入介绍、说明、议论等,使读者明确感到自己局外人的被动身份,拉大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随叙事角度的局限化,叙事的主观色彩增加,作品还可以产生“一喉两歌”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总之,明清之际,由于白话小说叙事艺术多方面的发展,作品的表现能力与艺术品格都相应有所提高。
(摘编自期刊《博览群书》)
材料二:
叙事要引人入胜,就要找到一个好的立足点,从这个立足点去观察和叙述,也就是要选择合适的叙述视角。叙事视角一般分为外视角、内视角和交叉视角。外视角就是故事的叙述者不参与故事情节发展,只以“局外人”的身份去讲故事;内视角是叙述者从故事中的某个人物的角度去讲故事,叙事者参与或目睹故事情节;交叉视角就是内视角和外视角的交叉。内视角的优点是对读者有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清白话小说的长足发展,是作家学识修养在作品中的直观体现,也是传统叙事艺术魅力的再现。
B. 金圣叹将“只见里边跳出”改为“只听得飞奔出”,能让读者更“设身处地”主动地“听故事”。
C. 叙事短文“聚焦于一点”可将复杂情节压缩于某个场面或时间段,如《促织》中“抓促织”“变促织”等场面,使故事情节更集中。
D.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草厅门拽上”等细致动作的描写,给读者以真实感、现场感。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从明清时期白话小说发展的背景出发,阐明小说叙事艺术有了新因素的介入。
B. 材料二将叙事长文与叙事短文对比,突出表现叙事长文在吸引读者方面更具优势。
C. 两则材料均提到了“叙事视角”,且都提到了材料的局限性及其带来的情感表达效果。
D. 两则材料均以《水浒传》为例证,材料一侧重论证叙事视角的创新,材料二侧重论证情节设计与细节描写的价值。
3. 如果给材料一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白话小说创作方式与题材的明清之变 B. “局限叙事”的艺术效果及价值
C. 金圣叹修订《水浒》背后的叙事技巧 D. 明清白话小说叙事艺术的发展与突破
4. 容与堂本《水浒传》第二十一回“宋江怒杀阎婆惜”写阎婆惜(宋江的外室)意外发现梁山头领晁盖给宋江的答谢信和金子,想以此要挟宋江;已外出的宋江也发现这些东西遗落在阎婆惜处,赶紧返回讨要。此时婆子(阎婆惜的母亲)已在一楼床上躺了,阎婆惜仍在楼上闺房内:
(阎婆惜)正在楼上自言自语,只听得楼下呀地门响。a婆子问道:“是谁?”b宋江道:“是我。”c婆子道:“我说早哩,押司却不信要去,原来早了又回来。且再和姐姐睡一睡,到天明去。”d宋江也不回话,一径奔上楼来。那婆娘听得是e宋江回来……
请运用材料一中金圣叹的改法,从加点处任选两处进行修改,并说明改动原因。
5. 中学生写记叙文常存在“流水账”式写法,无筛选、无重点、不生动、不动人。请结合材料谈谈如何避免这种现象。
【解析】
【导语】这两则材料围绕叙事艺术展开深入探讨。材料一聚焦明清白话小说叙事艺术的创新,以金圣叹《水浒传》修订为例,剖析局限叙事的艺术效果;材料二从叙事视角、情节设计和细节描写三方面,探讨叙事引人入胜的要素。两文均以《水浒传》为案例,形成理论阐述与文本分析的呼应,既展现传统叙事理论的发展脉络,又为现代写作实践提供借鉴。在论证方法上,材料一偏重文本比较分析,材料二侧重理论归纳,共同构建了关于叙事艺术的立体认知框架。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直观体现”错误。材料一指出明清白话小说发展是“小说作家把学识、修养融入创作之中”且“借鉴传统文学,主要是古文的叙事技巧,而又掺以戏曲手法”的结果,并非“直观体现”。
故选A。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节选)
曹雪芹
至晚饭后,王善保家的便请了凤姐一并入园,喝命将角门皆上锁,便从上夜的婆子处抄检起,不过抄检出些多余攒下蜡烛、灯油等物。〔庚辰双行夹批:毕真。〕王善保家的道:“这也是赃,不许动,等明儿回过太太再动。”于是先就到怡红院中。王善保家的等搜了一回,又细问这几个箱子是谁的,都叫本人来亲自打开。袭人自己先出来打开了箱子并匣子,任其搜检一番,不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