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2780字。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名句名篇默写
1.默写古诗文。
(1)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2)荡胸生曾云, 。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5)文人常以诗为笔,书写对家国命运的深切思考。李商隐在《贾生》中,借“ , ”揭露晚唐统治者不重民生的荒诞,饱含讽喻;龚自珍于《己亥杂诗》中,以“ , ”自比落花,展现虽遭贬谪仍心系国家的奉献精神;杜牧在《泊秦淮》里,用“ , ”痛斥达官贵人的醉生梦死,抒发对国运的深重忧虑。
二、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海洋hào hàn无际,______生命,联通世界,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东江到南海,于岭南山海之间生活的惠州人,拥有经略海洋的悠久传统。惠州在数千年发展中,陆海并进,_____了bān lán的海洋文明,为东江文明增添一抹亮丽的蔚蓝色彩。
秦汉以来,陆续开辟沿珠江的海外航线。唐宋时期及元代,惠州海域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惠州东平窑、白马窑陶瓷经水路出海,运往世界各地。它们pī bō zhǎn làng,穿越历史尘沙,以沧桑古老的文化语言,讲述惠州_____的东江航运史。如今,惠州更以探索深海资源的魄力、发展临海工业与滨海旅游的锐气,在向海图“新”的浪潮中,续写着浩浩荡荡的蓝色经济新篇。
(选自《惠州日报》,有删改)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hào hàn( ) ②bān lán( ) ③pī bō zhǎn làng( )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孕育 积淀 波澜壮阔
B.哺育 积累 波澜壮阔
C.哺育 积淀 波澜起伏
D.孕育 积累 波澜起伏
4.语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秦汉以来,沿珠江陆续开辟的海外航线。
B.秦汉以来,沿珠江的海外航线陆续开辟。
C.自秦汉以来,陆续开辟沿珠江的海外航线。
D.自秦汉以来,陆续开发沿珠江的海外航线。
5.请根据上文内容,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枕东江 浮浪去 抱春来 兴碧旅
上联:① 望南海瓷韵千年②
下联:拓深蓝③ 潮声万里④
6.学校拟开展“惠州文明探源”的主题学习活动,请你结合文段内容为本次活动写一则宣传语。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①,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②苦茗③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告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选自郑燮《郑板桥集》)
【注】①没没墨墨:懵懵懂懂,糊涂。②啜(chuò):饮,喝。③茗:茶的通称。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名/不可名状
B.无案牍之劳形/用以告慰天下之劳人
C.谈笑有鸿儒/通儒达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