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24年历届中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鉴赏汇编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6/29 20:28:2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150字。

  2013-2024年历届中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鉴赏汇编
  安居镇中心学校 嘉老师
  (一)【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乙】送边将(24年辽宁)2
  (24年辽宁)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6题。(3分)
  【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乙】送边将 唐•李频
  防秋戎马恐来奔, 诏发将军出雁门。
  遥领短兵登陇首, 独横长剑向河源。
  悠扬落日黄云动, 苍莽阴风白草翻。
  若纵干戈更深入, 应闻收得到昆仑。
  6、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诗分别描写了饯别时、临别时以及送别后的雪景,三次描写巧妙地转换了时空。
  B.乙诗中的“出”“登”二字展现了边将接到诏书后踏上征途奔赴战场的飒爽英姿。
  C.两首诗都描写了黄昏之景,又分别借助意象“暮雪”和“黄云”“白草”勾画雪景。
  D.两首诗都是送别诗,甲诗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乙诗表达对边将得胜的期待。
  6.A
  理由:诗中有四处提及“雪”,分别是送别之前的雪景、饯别之时的雪景、临别时刻的雪景,以及送别之后的雪景。四次描写巧妙转换了时空,用画面展现了不可直观的别情。
  (二)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19年无锡)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①碛(qì)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12.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1)请概括本诗首联包含的信息。(2分)
  时令、环境。
  (2)本诗尾联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结尾两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抒怀方式与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此诗尾联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抒胸襟),勉励李副使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的豪迈之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则是借景抒情,以“山回路转”“空留马蹄”抒写送别友人的情怀。
  (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1年河北省)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