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六校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语文模拟卷
- 资源简介:
约14360字。
2025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卷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 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许多低收入国家近几十年来人口质量的不断提高,是其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就。那么,为什么一些人口问题专家对此成就并未予以重视呢?首要原因是对人口质量进行鉴定和计量的难度非常大。一般的人口研究主要依据的是人口数量理论,除了一小部分经济学家以外,没人致力于发展一种同时兼顾数量和质量的理论。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普遍认为,低收入国家人口的迅速增长使他们不可能在其人口质量方面有所改进。持这种观点的人所依据的假设是,这些低收入国家受其可利用资源的限制,几乎不可能使国民收入和储蓄再进一步增长,达到足以维持其迅速增加的人口的富裕生活水平的程度,因而其储蓄率根本不够用来进行人口质量投资。还有另外一个由人口增长造成的不利后果,就是它会导致用于投资的积累量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的下降。提出这一观点的人认为,人口的迅速增长意味着更多的个人消费和用于福利项目的政府支出的增长,从而导致了国民收入中可用于储蓄部分的减少。这种论点的错误之一在于,它将学校教育成本的增长看作是纯消费性支出,而教育支出在本质上却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
计算人的数目所衡量的是人类的人口数量,在这方面,人口统计学家的工作已做得越来越精确了。马尔萨斯所提出的人口数量理论认为,人口的动态变化要受维持生存的资源收益递减规律的限制。马尔萨斯的质量概念是一种粗糙的最低水平的人口质量,即广大普通人口的基本生存。而在基本生存的范围之外,有关人口质量的概念及其衡量问题主要还由经济等一些特定方面所组成。
(节选自【美】西奥多•舒尔茨《对人进行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
材料二:
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发现,人类历史进入了一种简单的重复循环:远古及古代社会,人类的生产力、科技水平长时间徘徊在极低的、几乎恒定不变的水平,社会人口呈几何级增长,土地和粮食呈算术级增长,当人口规模超过土地供养的极限时,人类就会面临饥荒、瘟疫或战争。这就是著名的“马尔萨斯陷阱”。因此,他主张通过节育来降低人口数量,以避免灾难。但在马尔萨斯时代,英国正爆发工业革命,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指出,低收入国家人口质量的提升被忽视,根本原因是学者错误地将教育支出视为纯消费性支出。
B.马尔萨斯的人口数量理论认为,人口增长受限于维持生存的资源收益递减规律,但他并未观察到工业革命对人类生产力的突破性影响。
C.中国近几年生育率低迷的原因之一是生育边际效用递减,即每多生一个孩子,父母获得的满足感通常会逐渐降低。
D.女性因生育离岗造成的工作技能下降、带来的岗位调整风险或职业发展停滞、回归职场困难等等,都属于生育机会成本。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提及,一般的人口研究过度追求人口数量统计的精确性,导致研究范式固化,无人建构兼顾数量和质量的理论。
B.材料一的西奥多•舒尔茨认为,低收入国家因为人口的快速增长,所以无法通过提升储蓄率、优化投资实现人口质量的提升。
C.材料二指出,中国在1980年到2000年前后实施的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青年劳动力不足,这是当前人口红利消失的唯一原因。
D.材料二指出,政府若盲目采用政策过度干预生育,或干预手段不当,可能会违背经济规律,造成灾难性后果。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某国人均GDP增速放缓,其生育率可能因每个人的经济压力减小而回升。
B.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可提高劳动力的产出效率,缓解劳动力短缺的压力。
C.低收入国家若将储蓄用于铁路等基本建设投资,即可实现人口质量与数量的同步增长。
D.随着人均GDP持续增长,中国社会对“少生优生”观念的认同度会逐渐降低。
4.下图为某研究机构绘制的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其中包括对2030-206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占比趋势的预测。结合材料二的相关观点,选出应对该趋势最有效的一项措施(3分)
A.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三个孩子的政策
B.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至65岁
C.大规模引进外籍青壮年劳动力
D.用数字技术推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
5.面对中国“数量型人口红利消退”的现状,请结合材料,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6分)
(二)现代文阅读 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透过窗户的阳光
莫小谈
一间房,装修有讲究,是软包。
一把椅子,一张桌子,一张床,还有一扇窗。窗户的长度有七十公分,宽四十公分。当然,这组数据不一定准确,是他用手比画着丈量的。
他已经在这间小屋子里度过了九个日夜,明天是第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