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25届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0300字。
山东省临沂市2025届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教育中存在着重智育轻美育的现象。并且,在美育中,一些学校也将其窄化为术科教育,重技巧轻素养、重知识轻养成、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等问题,还较为突出。如何做好美育工作,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关于美育的看法和观点,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在他看来,美育不仅是与学校教育相联系的,还与一个人的终身幸福相联系。
记者:您怎样认识美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柳斌:美育从来都是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教育方针中有没有提美育,它从来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比如你让学生读一篇课文,你得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让他读这篇课文。因为这篇课文好,为什么好?这就有审美的观念在里面。教育过程客观上离不开美育。不通过美育,教育是无法进行的。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美育,孔子是我们国家私立教育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论语》第一章第一句话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个“乐”就包含美育的概念,就是一种喜悦的精神状态。孔子认为,这种精神状态是从学习中得来的,这本身就是一种美。孔子教育学生是从《诗经》开始的,他教育学生要学诗、学礼、学乐,无论是诗、礼还是乐,都包含着美育因素。远在周朝时代,周公制礼作乐,目的就是为了化民。可见诗、礼、乐都是当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教育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后,就包含着美育。现在,我们对美育的重要性应该有更深刻的理解,要有更高的要求,要更加自觉地运用美育手段培养人和化育人。
记者:您如何理解艺术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柳斌: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一样,是我们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的特殊作用是德育、智育、体育所不能替代的。主要体现在通过审美的手段,影响人的心灵,并由此影响人的思想、感情、意志,乃至理想、奋斗目标和做人的价值追求等。教育要以理服人,不是以力服人,但仅仅以理服人是不够的,还必须以情动人,实际上整个教育都建立在以情动人的基础上。如果没有感情方面的联系,想做到以理服人是很困难的。有些教师讲的道理可能是对的,但由于与学生处于感情对立的状态,其教育收效往往甚微。
有一位学者曾说: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来改变世界,但是我们只能在感动之中才能改变自己。我觉得这句话讲得很好,讲出了美育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为什么不可替代?因为人的内心世界问题,不是用知识也不是用技术能解决的问题。改变世界可以靠技术、物质的力量,但是要改变人的内心世界,只能靠情感、精神的力量。现在的中小学生一天到晚只是沉浸在知识、作业、考试之中,就产生了许多因为心理诉求、情感诉求和审美诉求得不到满足而出现的心理问题。
一个人的发展,不能只是知识的发展,也不能只是道德和体质的发展,还要有情感的化育和培养以及情绪的熏陶。所以只有把美育包含进去,才能形成比较完全或是完善的教育。
记者:近年来,我国美育日益受到重视,学校艺术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美育、艺术教育仍然是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您认为最主要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柳斌:我认为,在加强美育、艺术教育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教育中长期存在重智育轻美育的现象,但美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B. 柳斌认为,美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相连,同时也与个人的成长和终身幸福息息相关。
C. 美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独特作用,能够影响人的思想、感情、意志等方面。
D. 美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应该得到更深入的理解和更高的重视。
2. 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即指出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为后文的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
B. 通过引用柳斌的话,论证了美育与学校教育、个人成长和幸福之间的紧密联系。
C. 在论证美育的重要性时,采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D. 结尾部分对美育在当前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具体的实现途径。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符合“美育”的是( )
A. 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木心
B. 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亚里士多德
C.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镜。——罗丹
D.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4. 材料一中柳斌的回答论证严密,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5. 某校高二年级计划开展元旦联欢活动,但赵老师不赞同。赵老师认为,期末考试即将到来,开展元旦联欢影响学习。请结合材料,从美育对青少年的益处的角度,劝说赵老师同意开办联欢活动。要求:语言得体,逻辑严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南京
侯发山
老歪这两天特兴奋,以致于晚上都睡不着,鏊子上烙油馍似的在床上翻来覆去。有人说,睡不着就数羊,数不到一百头就睡着了,老歪连着几个晚上,都数到一万多头了还是没有一点睡意。
是啊,这事换到谁身上都淡定不了。两个孩子都在电话里说,说他一辈子没出过门,趁着现在还能走动,让他到城里逛一逛,转一转,开开眼界,见见世面,想住了就住下来。老歪到过最远的地方是镇上,赶集时去一趟,县城都没有去过。两个孩子像是商量好似的,说这几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