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第一中学、青阳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1/29 20:27:0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5200字。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新闻叙事是叙述者对新近发生的真实事件进行建构的产物,由于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不同于文学故事的虚构性,新闻叙事表现出不同于文学叙事的诸多特征:一方面,新闻的客观真实性要求决定了新闻叙述者在叙事中着力规避自我,不发表评论,以营造客观记录事件的假象,营造新闻的客观真实感。另一方面,语言的线性特征与事件的同时异地、异时同地、异时异地性相冲突,使新闻叙事在再现新闻事件时不得不框限某一局部事件、重构一系列事件中各分事件的位置,同时受语言主观性的限制,叙述者的声音不知不觉在新闻话语中回响,以强烈的主体意识将受众包围,让受众不知不觉中被叙述者所控制。因此,新闻报道中所谓的真实事件实质上是经“选择”和“重塑”的事件,是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背景的意识形态建构出来的带有主观倾向性的事件,当受众将新闻报道中的“故事”与原事件画上等号时,受众实际上已被叙述者所包围、所蒙蔽,进入了叙述者的话语圈套,并因此接受叙述者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思想,新闻由此达到了宣传的效果。
  (摘编自李凌燕《新闻叙事:客观真实性与主观倾向性间的博弈》)
  材料二:
  在我国,强调新闻的社会功能是传媒界的一大传统。这种传统源于中国几千年来居于主导地位的文艺理论核心思想——“文以载道”。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文学就被蒙上了浓重的政治教化色彩。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毛诗序》则云:“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汉代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定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自此,无论是刘勰的“圣因文而明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同于文学叙事的虚构性,新闻的客观真实性要求叙述者对新闻事实不发表评论,目的是客观记录事件,增强新闻的客观真实感。
  B.新闻报道中的“故事”可能与原事件不一样,因为“故事”是经过了“选择”和“重塑”。
  C.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在“文以载道”思想观的影响下,胸怀天下,创作出了大量经世济民的作品。
  D.叙事节奏的快慢是由报道对象所蕴含的新闻价值决定的,与新闻事件的事实属性相关,也受情境深度、受众兴趣的影响。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在中国历代文学发展进程中曾涌现出多种变体,从“思无邪”“美教化”到“独尊儒术”“文以明道”,实质上延续了文学的教化功能。
  B.洪仁环、王韬、梁启超等人都强调报纸的“舆论引导”功能,以至辛亥革命、五四以及延安整风等各个重要时期都很重视报刊的宣传作用。
  C.新闻报道都是带有倾向性的,例如美国对2008年拉萨事件的报道就明显受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束缚,无法做到真正客观。
  D.面对突发新闻,记者往往采用快节奏叙事,以突出时效性,让受众在短时间内迅速把握核心事实,而在持续跟进报道时,其叙事节奏具有动态生成特征。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是传达媒体意志的有效途径,叙述者以各种方式介入叙事,受众无意识地被其控制,被动地接受新闻事件的价值渗透。
  B.我国新闻的社会功能纵向源自“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横向与西方报道互为补充,体现跨越时空的继承与整合。
  C.合理调节新闻文本的叙事节奏,掌握叙事速度,可以增强新闻的表现力,因此,再现新闻事件不得不框限、重构以显其节奏。
  D.无论突发新闻还是社会关注度高的新闻,其叙述主体都应围绕核心事实及新闻主题,抓住其新闻价值进行或急或缓的报道。
  4.下面的新闻报道是如何体现新闻叙事主观性的?请根据材料分析。
  3月30日晚,一列从北京西开往成都东的复兴号列车上,一小孩高烧近40℃。列车员在广播寻医未果之后,随即与成都局集团公司调度指挥中心联系,请求在江油站临时停车,江油站立即启动紧急预案,车站工作人员、值班民警、120急救人员等均在第一时间赶到指定站台,等候即将停靠的列车。两分钟后,病员顺利交接,复兴号驶出江油站。经过一晚上的救治,小孩的病情有所好转。3月31日早上,已回成都的母亲通过电话对江油站的帮助表示感谢。
  (摘引自《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5.三则材料均围绕新闻叙事展开论述,但在具体阐述中各有侧重,且相互关联,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我与地坛
  史铁生
  过去,我们的角落是另一副模样:斑驳的墙,低矮的屋顶,屋顶挂满灰尘结成的网……铁子说这儿避风,克俭说这儿暖和。我呢?只想离窗户远一点,从那儿可以看见一所大学的楼房和好几家正式工厂的烟囱。这儿是整个“五七”生产组最不受人重视的技术角。
  清晨、晌午或傍晚,你会在这幽深的小巷中看见我们。我们三个结队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